《中国政协》刊登杨真平署名文章:探索更好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新路子——湖南省湘潭市政协推动界别群众融入履职全过程

  编者按:《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20期刊发了湖南省政协委员、湘潭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杨真平的署名文章《探索更好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新路子——湖南省湘潭市政协推动界别群众融入履职全过程》。文章聚焦履职全过程,清晰勾勒出“协商前课题征集调研从群众中来、协商中互动交流凝聚共识到群众中去、协商后成果转化反馈确保落地见效”的闭环机制,展现了湘潭市政协在完善制度机制、搭建协商平台、推动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服务基层治理提供了“湘潭经验”。

  以下为全文

  探索更好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新路子

  ——湖南省湘潭市政协推动界别群众融入履职全过程

  杨真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湖南省湘潭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界别群众融入履职全过程。

  协商前:专题协商课题和调研成果从委员和界别群众中来。湘潭市政协在各专门委员会征求所联系的界别委员意见后,汇总形成年度协商与监督工作计划。2025年各专委会开展“一流工作机构”建设,就开展年度协商活动的选题方向、思路方法和具体举措,再次征求所联系的各界别委员及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精心做好调研前准备工作。政协重大调研活动也依靠专委会组织和实施。在《湘潭市政协调查研究工作规程(试行)》的指导下,各专委会以委员为主体,邀请专家学者和界别群众代表共同开展对比调研、下沉式调研等,形成主题调研报告。湘潭市政协紧扣专题协商和调查研究2个环节从委员和界别群众中来,把界别群众提出的问题反映上来,把界别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确保各类协商活动既符合党政所需、又满足群众所盼,也契合政协所能。

  协商中:协商议政、凝聚共识到委员和界别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提出了各级党委支持政协开展政治协商。2023年以来,湘潭市政协为民主党派、工商联搭建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党委和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专题协商会并开展互动交流。构建起政协全体会议闭会期间“2+N+X”协商议政新格局,以2个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为龙头,以每年2-3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若干次提案办理协商会、对口协商会、界别协商会为常态,分层次邀请市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与政协委员、界别群众共同协商,通过不断规范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流程,保证协商活动有序开展。特别是在协商活动中强化了互动交流,引导委员与专家学者、界别群众代表合理地表达诉求和具体问题,与会部门负责同志听取意见、答疑解惑。通过增设互动交流环节,进一步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水平。

  协商后:成果运用、转化反馈到委员和界别群众中去。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是提高协商质效的关键。2025年,湘潭市政协协助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的实施办法》,构建了协商成果梳理、交办、落实、反馈、督办的闭环管理机制。市政协办公室和专门委员会共同跟进协商成果报送、领导批示交办、结果反馈等环节。参与协商的职能部门结合互动交流与协商成果,积极探索本职工作当中的制度变革与模式创新,切实推动协商成果有效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并及时向委员和界别群众反馈成果采纳情况,“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

  市政协探索实践专门协商机构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的新路子,也将逐步推行到“潭事好商量”等其它品牌工作,更加凸显专门协商机构服务界别群众、服务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

  (作者:湖南省湘潭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20期

   编辑:王燕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