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去年枯水期间,我家只能‘一水三用’,一盆水先洗菜淘米、后洗脸洗脚,再用来浇菜。”在韶山市杨林乡云源村,一位80来岁的留守老人告诉市政协调研组。
“政府支持我们当然愿意配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我们也想时刻都能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市政协相关负责人、政协委员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听说市政协是来调研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的,大家兴致勃勃,你一言我一句地开始想办法、提建议,这是韶山市政协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专题调研的生动场景之一。
图片▲市政协主席李长新带队调研杨林乡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
早在今年3月份开始,韶山市政协围绕“农村饮用水安全”这一主题,分为4个调研小组,由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任组长,奔赴全市33个村进行实地察看、深入农户家中实际走访。从3月中旬到5月初,各调研小组与农户促膝而谈,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共收回调查问卷1000余份。
图片▲在“传承红色基因”韶峰政协委员工作室召开农村饮用水安全调研座谈会议
在乡镇政协委员工作室,调研组与乡村干部群众就分类推进城乡统筹供水、加强水质监管、提高村民节水意识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协商。市政协认真梳理研究,列出问题建议清单,形成综合调研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并以提案、专题民主监督等形式积极助推落实。
据悉,换届以来,韶山市政协充分发挥各界别委员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探索推出了“1+N”主题调研模式,即每年从“五个韶山”中选择一个主题建言资政,引领政协全年各项履职工作。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30周年,市政协以“建设更有底蕴的红色韶山”为全年主题,按照省政协关于主题教育的总体部署和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把调查研究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委员活动组、委员工作室等平台载体的作用,一场聚焦“红色韶山”的大走访大调研拉开了帷幕。
开展“统筹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主阵地”议政性专题调研,助力将韶山打造成最高水平的红色文化旅游地标和红色圣地。
围绕“激活‘夜经济’,打造魅力新韶山”“社会适老化改造”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定措施、作决策、抓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突出“农村饮用水安全”“乡镇综合执法”“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工作”等民生实事,主动建言献策,反映群众呼声,推动问题解决。
市政协6名领导班子成员领衔调研课题6个,全市126名政协委员走进田间地头、小区街道、企业车间,开展“三进三联三促”活动,目前共收集整理各类问题建议75个,上报调研问题线索120余条。与此同时,各界人士通过“政协云”线上平台探索改革良策妙计、发表惠民真知灼见,截至目前,31条微建议得到及时办理,79件提案实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来自经济界别的彭靖委员在调研中感慨颇深:“我跟随调研组走访了韶山最具有代表性的4家幼儿园,走遍了韶山乡10个村,很受触动,希望能利用自身资源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今年尤其要抓好调查研究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政协组织牵头作用、职能部门参与作用、政协委员智囊作用、专家学者‘外脑’作用。”韶山市政协主席李长新表示,“要切实提升政协建言立论的专业性和含金量,把成果转化体现在精准建言资政、助推解决问题上来,以政协的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者:沈邕 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