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履职创新优秀案例展播(二十)| 特邀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守住乡村振兴安全底线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推广创新经验,打造精品履职品牌,推动全市政协组织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激发县市区政协、市政协各界别和委员的履职热情和工作活力,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市政协面向全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了“比创新、求实效、展风采”履职创新优秀案例汇报展出活动。27名来自不同界别和各县(市)区政协的委员和委员工作室工作人员进行了精彩展示,现择优予以展播。

  特邀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守住乡村振兴安全底线

  汇报人:

  毕良之

  我是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毕良之,今天很高兴能够与大家探讨交流。下面,我就《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守住乡村振兴安全底线》进行汇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针对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提出“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农村消防安全作为基层安全治理的重要方面,受到消防设施缺失等因素影响,火灾事故伤亡率高居不下。打通农村消防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既是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第一部分:案例背景

  高峰村地处昭山镇中部,山林面积较大、经济作物较多、交通较为便利,是美丽乡村示范村。从2022年开始,市消防救援支队作为高峰村的帮扶联系单位,累计投入52万元,帮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第二部分:主要做法

  一是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从强化消防救援力量、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在改善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环境上探索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完善帮扶组织架构。我们成立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开展1次走访调研、每年组织1次协商会议,立足消防救援优势,按照双向协作、多方共赢的模式,制定规划、推进发展。

  三是强化消防救援力量。我们按照“有场地、有车辆、有装备、有人员”的目标,投入17万元帮助组建一支30人的志愿消防队,并资助14万元整修村社道路、改造电气线路,夯实安全基础。

  四是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我们每季度组织宣传服务队进村入户,帮助指导消防安全检查,培养消防安全明白人;设置宣传栏、发放灭火器、组织实操练习,将消防安全融入到村支两委的日常工作中。

  五是组织灭火救援演练。我们每两个月开展1次联勤联训,帮助志愿消防队提高技能水平。目前,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处置“初期火灾”和一般森林火灾(山火),并在防旱排涝和环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六是强化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组织“火焰蓝志愿服务队”每季度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为11户“五保户”“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体免费安装智慧烟感联动装置,对4户困难村民建档立卡、每年走访慰问,既筑牢安全防线,又解决生活困难。

  第三部分:工作启示

  一是灵活组建队伍。充分考虑农村的承受能力,先解决志愿队伍“有不有”的问题,再考虑解决精和强的问题。

  二是整合职责职能。志愿消防队伍既可以形成防灾救灾的“第一力量”,又可以作为“救灾向导”,提升救援效率。

  三是注重装备效能。志愿消防队伍装备建设上,突出实用性,方便上手、方便维修,用小成本撬动“大杠杆”。

  四是防消一体结合。可以将隐患检查、安全宣教的工作,融入志愿消防队员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又杜绝形式主义、弄虚作假。

   编辑:王燕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