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手机就能查看黄瓜长势,这块地真是从‘包袱’变‘宝藏’了”。在汨罗市瞭家山社区的共享趣菜园里,居民王大叔轻点手机屏幕,实时监控画面中翠绿的瓜蔓迎风舒展。这片地半年前还是建筑垃圾堆积的荒地,如今已成为汨罗市政协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的鲜活注脚。
转变始于去年9月汨罗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的一次例行监督。驻室委员在季度专项民主监督中发现该地块存在垃圾偷倒问题,镇政协委员工作室负责人吴海云,当即提出整改意见:“不能止于简单清运,要变‘环境痛点’为‘民生亮点’”。
(汨罗市瞭家山社区共享趣菜园建设前荒地航拍)
(共享趣菜园建成后航拍)
(汨罗市瞭家山社区共享趣菜园建设前荒地近景)
(共享趣菜园建成后近景)
市政协农业农村和人资环委了解情况后,迅速安排专项民主监督小组,联动界别委员进行持续跟踪督导。据悉,瞭家山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四个月内完成垃圾清运、土壤改良等基础工作后,还创新引入“云监工”模式,通过委员工作室持续跟踪项目进展,推动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采用智能监控、线上认购等数字化手段运营菜园。
“60块菜地像60颗生态种子,既净化了环境又富了口袋。”社区党总支书记何永胜算起双赢账:智能监控系统让市民实现“云端种菜”,12个新增岗位涵盖种植、配送等环节,预计为村集体增收约20万元。该案例现已成为汨罗市政协“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典型案例”,其经验正在全市推广。
站在缀满果实的藤架下,市政协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小组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民主监督“探头”作用,让更多“环境死角”变成“幸福角落”。这场始于垃圾清运的生态革命,正在民主监督的阳光下结出更多金色果实。
作者:王滔 编辑:王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