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荆镇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政协委员、监督员和古建筑修复公司实地查看龙公桥情况)
“龙公桥修缮后,淤堵的渠道疏通了,既有利于农田灌溉,更为我们出行带来了便利。”古桥重获新生,周边的水环境也焕然一新,金渡村的村民们看在眼里,无不交口称赞。
今年初,大荆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入驻委员在开展访民情活动时,发现大荆镇金渡村境内的龙公桥毁损严重,存在坍塌风险,周围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同时渠道淤堵,不利于农田灌溉。委员们将这一社情民意反映到大荆镇党委政府,引起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联合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多次向周边群众了解龙公桥的历史,开展深入调研并召开联席会议,制定商讨了龙公桥抢救性修缮及周边水环境提升工作。
据调查了解,龙公桥距今约289年,是湘北地区比较独特的一种单孔平桥,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汨罗市境内为数不多的石拱古桥。因年代久远,未得到妥善保护和及时修缮,护坡垮塌严重,桥梁存在坍塌安全隐患,同时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
大荆镇党委政府聘请专家,按照古建筑修缮规范,制定修缮方案,4月启动,现已完成龙公桥抢救性维修工程。同时联合大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对古桥河道周边的杂草、垃圾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实现了水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的“三无”目标,有效美化了龙公桥的生态环境。下一步,大荆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将持续发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和民主监督力度。
作者:王滔 吴倩倩 编辑:王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