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政协成立40周年·“我和我们的政协”主题征文获奖作品】三等奖·这样一群人

 

这样一群人

 

 

小块小块的沙土地,隐藏在密实的芦苇丛里。比人还高一截的芦苇花,随性舒展着,一束束直立在蓝天白云的画布上。接近正午的阳光,让黄白蓝绿交织的画卷更加明亮清澈。一阵风吹来,芦苇成团成簇的摇曳生姿,生命之花动感十足。偶尔有几只飞鸟,随着鸣叫声一飞而过。寂静的洞庭湖,马上又回到她本来的模样。

此时的我,正藏身于洞庭湖的腹地,距离鹿角码头3.2公里的这一片芦苇荡里。

当天上午,我接到岳阳县政协同仁的电话。他们收到群众举报,有人在洞庭湖核心区域非法捕鱼,岳阳县东洞庭湖渔政监察执法局正准备赶赴现场。作为市政协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的一员,我们随即加入了这场执法行动。开始了在洞庭湖近6小时的“蹲点”。

2023年洞庭湖的枯水期来得格外的早。11月初的洞庭湖,虽然沿线都是裸露的滩涂,被人戏称“瘦身”成功,却依然一派生机盎然。抛开芦苇花的淡黄和沙地的灰白,不知名的野草依然翠绿茂盛,点缀其间的野花虽然身姿娇小但娇艳欲滴。耀眼的太阳,在蓝天和翠绿中间,不动声色的向西缓缓划动,光芒四射。安静的洞庭湖,一切都是如此安定和谐。

蹲点之余,我跟执法局的局长小声地闲聊起来。

“今天能抓到人吗?”

“刚才我们开快艇过来,钓鱼的人看到了,就撤退了。不过,今天天气好,多半还会有人过来的。只是,我们需要多等一阵子。”局长边说边递给我一块饼干。这就是我们的午餐了。

第一次参加行动的我,除了新奇还在好奇被抓的人会受到什么处罚?局长随手扯了一根芦苇,绕在指间,缓缓地说道,那要看他的渔获有多少,或者折算现金价值,是否达到刑罚的标准。

“法律禁止的是生产性捕捞。他们只是钓鱼,也要面临刑罚吗?”借此机会,我正好将自己的困惑问了出来。

“当然,这里是洞庭湖核心区域。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进来。何况他们不是普通的钓鱼,而是利用活饵捕捞经济价值高的大鱼。那些用三叉锚钩挂上来的鱼,就是放回去也活不了。”“十年禁渔政策执行以来,我们把能想的办法都用上了。上监控,飞无人机,加强巡逻。现在本地的居民都知道不能违法捕鱼。只是偶尔个别外乡人,利用退水后相连的陆地,远道过来。”

“有人说洞庭湖的鱼多得成灾了,您认同吗?”说话间,我突然想起曾经看到一个鱼跃洞庭的短视频。

“这两年,十年禁渔的成效是很明显。但还远没达到放开捕捞的标准。这也是需要我们广泛宣传和引导的。”局长丢掉了手里反复缠绕的芦苇,略带惆怅地说道“禁渔不只是我们一家的事情,还需要大家都来参与啊。”

出于多年政协委员调研的习惯,我脱口而出“持续推进禁捕工作,您有什么好建议吗?”

蹲点的队员们一下子全都议论起来……

执法行动中,我们席地而坐,开了一场低声细语的协商会。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下午5时。局长带了2个队员出去打探消息。我和大部队仍然留守。

突然听到局长严厉的声音“不要动!”“不要动!”我们马上从芦苇荡里钻出来,只看到临水的洲滩上停了一辆银色皮卡车,队员们正围着车旁站立的2名中年男子。

“你们从哪里来的?”“这箱子里的翘白是谁钓上来的?”“车子是谁的?”……

队员们一边控制嫌疑人,一边询问情况、固定证据。与此同时,执法局的快艇“飞奔”而来。我和政协的同仁们也赶忙帮着拍照、收拾东西。

与此同时,距离我们不远的另一队队员也“收网”了。不一会儿,就看到“潜伏”其中的政协同仁手拿着芦苇花,一脸兴奋的走上艇来。

开艇之前,我忍不住再次环顾四周。太阳已不见身影,只留一抹浅浅的霞光,在水天相接处自然过渡。湖面映照着泛白的天空,依然平静而宽阔。近处的沙洲,沿着多年前留下来的小路,通向远处连绵成片的芦苇荡。整个画面虽然调低了亮度,却因此显得更加厚重。大湖无声,她是如此真实而鲜活!

我不禁想起曾经拜读过的《大湖消息》,作者跟随越冬水鸟调查队多年行走于洞庭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麋鹿、江豚、黑杨,还有那些发生在大湖的喜乐悲哀。

这次监督调研后,我将掌握的情况写成了提案。意犹未尽之余,再次翻阅全书。当看到后记里,写道“天地间,水流旁,光影里,我始终会看到一个人,与自然万物一起风雨同行、相濡以沫、坚韧生长。那又不仅是一人,而是前赴后继的一群人。”

仿佛间,我好像看到了一群人在政协岳阳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慎重的协商着“加强洞庭湖鱼类资源的调查和科学管理的建议”。在洞庭湖和内湖河汊边,细致的收集着水质变化的情况。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上,激动的分享着修复水生态、发展现代农业和文旅产业的意见建议。在华龙码头边,高高的悬挂起“守护好一江碧水”政协委员工作室的蓝色标识。40年的光阴里,这群人就这样沿湖而行,振臂而呼。

穿过时光的隧道,跟随他们的脚步,我看见一幅丹青画卷徐徐展开,绿水青山,碧波荡漾,生机勃勃。画卷中有你、有我,有我们的政协。

步履不停,奋进不止。我和我们的政协仍将接力前行,用我们的声音,传递出更多的大湖消息,用我们的坚韧,守护好一江碧水!

(作者系第七届、八届、九届岳阳市政协委员,岳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付雷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