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大支持岳阳重化工产业链延伸到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从加强城市河湖水系治理到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一年来,一条条市政协委员的提案被转化成相关部门的具体行动,为岳阳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
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提案447件,经审查立案311件,分别交由80家单位办理,现已全部办复。
以“质量提升”赢得“质效齐升”
“要积极倡导政协委员不学习不提案、不调研不提案、不熟悉的专业和领域不提案。”在九届市政协第十六次主席(扩大)会议上,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黎作凤强调。
市政协把今年定为“提案工作质量提升年”。为确保提案“选得准、提得好”,市政协提案委专门邀请市委办、市政府办分管提案工作负责人、民主党派业务骨干等组成提案预审小组,对15种不予立案和并案处理的情况予以明确。九届市政协以来,立案率由77%降至70%,提案质量有明显提升。
同时,市政协还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批民主党派重要提案机制,激励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提出更多包涵实质内容、富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精品提案。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的21件重要提案中,党派提案达13件。
将“资政建言”聚焦“中心大局”
全国、省政协全会期间,市政协争取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住岳省政协委员支持,通过提供提案素材把市级提案升级为国家、省级提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7件事关岳阳建设发展的提案提交到全国政协全会并立案办理。其中,拍摄左宗棠历史题材电影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两件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年度重点提案进行办理。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住岳29名省政协委员围绕现代石化、粮食安全等方面提交了51件提案,立案50件。其中,黎作凤委员《关于支持岳阳加快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的建议》的提案,被列为省政协年度重点提案。5月29日,省政协来岳就该提案举行协商会,对提案办理落实情况督办交流。
为贯彻落实省政协深入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的工作要求,市政协持续助推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污染治理、港口布局优化等提案转化为长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7月25日,市政协分管提案工作的副主席张赟专门带队,对生态环境保护类提案集中督办。
把“协商理念”贯穿“办理全程”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我们自觉接受市政协的监督,特别注重办前调研和协商,确保了每件提案办好办实。”9月7日,在市政协召开的《关于依法改善我市民营经济在司法诉讼中的法治营商环境》重点提案专题协商会议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简龙湘说。
市政协坚持“市委、市政府领导领办批办,市政协领导牵头督办,各专门委员会协助督办”重点提案的常态机制。今年,市领导按照职责分工领办重点提案12件,通过“听取一次办理方案汇报、召开一次沟通协商会、参加一次实地调研、参加一次督办座谈”的方式,提升提案办理质效,促进提案成果转化。按照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县市区等六条线,市政协由分管副主席带队,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组织市政协相关专委会、提案人上门走访承办单位,充分发挥了提案的民主监督功能。
为持续跟踪问效,近年来,市政协还探索将城区交通拥堵、文旅融合发展等政协委员连年提但得不到很好解决的提案列为问效提案,由市政协班子成员率相关专业的政协委员工作室,采取监督视察、办前走访、专题调研等形式进行督办。并对牵涉多部门共同办理的建议、共同关注的问题,探索建立 “一案双交”“一案双督”“一案双评”的协商办理机制,全年共组织提案督办活动52场次,推进办理相关提案152条,政协委员满意度达100%。
用“双向发力”推动“提案影响”
今年4月23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印发市政协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实施方案,明确围绕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和考核指标改善、倡导绿色发展、环保督察和警示问题整改等内容,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随着部门单位“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在年度绩效考核中的计分权重增加,市政协更加注重提案双向测评结果的运用,不仅将其作为评选年度“优秀提案”“优秀委员”的重要参考,而且将之作为向市绩效考核办报送考核结果的重要依据。
“岳阳市政协提案工作2023年度工作亮点纷呈、成果丰富。对2024年工作10件实事谋划和微建议工作建议有借鉴意义。”省政协领导来岳调研时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借助省政协云平台,市政协开发了提案办理平台软件系统,打通了与市政协官方网站、政协云平台对接通道,打造“智慧提案”系统,实现了提案提交、审查、交办、办复、反馈和查询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同时,定期公布提案参考选题、具体承办单位、提案办复结果、督办工作情况,把提案工作过程置于阳光之下,以此提升提案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满意率和影响力。
通讯员 李卓 记者 周小平
编辑: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