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做深省运“后半篇文章” 擘画体育发展新蓝图——市政协“加大‘后省运时期’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和利用力度”课题调研协商综述

湖南省第14届运动会去年在我市举行,以岳阳体育中心为龙头的37个场馆完成新建改造,成为城市新地标、全民运动场。

“后省运会时期”,如何有效规避场馆闲置、空转、资源浪费问题,让体育场馆物尽其用?市政协“加大‘后省运时期’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和利用力度”专题协商课题组主动履职、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履职答卷。

走深走实摸真情

省运会虽是四年一届,但它的影响时间又何止四年!这些新建或改建的场馆该如何提升利用率,如何增强开放效果,如何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这才是举全省之力办省运会的初衷。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对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和利用高度重视,市政协将“加大‘后省运时期’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和利用力度”作为今年的对口协商课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智囊团”“人才库”作用,共同为体育场馆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建箴言、献良策,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2月初,调研大幕开启。课题由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民建市委会联合承办。市政协副主席张赟牵头成立课题调研组,邀请市直部门、相关行业的市政协委员、专家参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对调研范围、内容、方式等逐项给予规定,为全年专题调研工作挂出了“时间表”,画出了“路线图”。

3月下旬,调研组召开了课题调研启动会,商请市教育体育局、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城市运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中心4家部门单位的分管负责人到会通报了情况。

实地调查是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的基础。4月份,调研组先后深入市体育中心、市五中、市十四中、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实地调研省运会期间建设的体育场馆利用情况,蹚深水、摸活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一个好的典型代表了一条发展路子,也是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7月中旬,调研组赴江苏省镇江市、常州市、扬州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探寻岳阳体育大发展大繁荣之道,用脚步丈量距离,用汗水书写担当。

汇智聚力促发展

调研、分析、论证,调研组深入基层摸实情,剖析问题理思路,查找差距看不足,同时提出可行的具体建议,为8月份专题协商会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一份份研究报告的亮相,在8月专题协商会上,调研组围绕“加大‘后省运时期’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和利用力度”需要破解的一项项难题,给出了一系列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彭军认为,利用新建大型场馆争取更多有影响力的国家级赛事、活动落户岳阳,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盘活已有场馆资源,让运营更专业,让广大市民乐享家门口的省运会“红利”,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现在一些学校校园内体育设施闲置,节假日校门紧闭,阻隔的不仅是社会人员,也给中小学生的日常锻炼带来不便。”省政协委员、湖南岳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曹景毅表示,要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有效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繁荣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旅游营销服务中心主任葛勤略建议,岳阳体育中心与湖南经视、湖南卫视或其他娱乐媒体合作,将市体育中心作为全省重要的大型文艺演出、明星演唱会、音乐会及其他娱乐活动,提升场馆使用率。还可以将体育场馆运营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发展体育场馆遗产游览,打造体育主题的旅游演艺剧目,使之成为集运动健身、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休闲旅游中心,提升体育场馆设施的旅游价值。

市政协委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周敏认为,公共优良体育场馆资产可注入体育上市公司平台,我市可以考虑盘点出一批优良体育场馆资产(如岳阳市体育中心、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岳阳市体育馆等),以收购、租赁或合股经营等方式,与国内知名场馆运营商合作,通过“以体为主,以商养体”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建立良性循环,达到共赢。

“我们可以围绕服务城市总体战略,以市体育中心为核心,联动周边区域,明确功能定位为中心城区‘中央休闲娱乐区’,打造集赛事、健身、演艺、酒店、商务、商业、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商圈。” 市政协委员、湖南国致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勇军表示,要突出文创化设计优化空间形态,塑造兼具地域文脉和时代精神的活力开发空间,释放体育中心的区域带动张力,与岳阳楼·君山岛5A级景区、国家级洞庭湖旅游度假区、“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文化公园一起,成为体现新时代岳阳开放发展新格局的四张“城市名片”。

岳阳爱心文体办公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斌认为,可以把运动场作为主力店,同时利用场馆的空余空间兼顾运动前与运动后的消费需求,打造出更多与之关联的消费场景,和周边的商务、居住、餐饮、购物、娱乐等形成互动,融合多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一个开放、亲民的共享空间。

市政协委员、平江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宋炼钢建议,要推动经营市场化,以市场为导向。体育场馆的经营和管理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根据市场情况适时改变自身的经营策略。要认真评估项目。要在满足服务社会的前提下,对投资或举办的每一个项目进行认真评估,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尽量减小运营成本;要组建专业的、现代化营销队伍,直接面向市场。

“要重点解决这些后顾之忧,如体育场馆设施须与教学区相对独立;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备及厕所等公共卫生设施;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应办理公众责任险。”市政协委员、市五中教务处主任杨辉军认为,要确定场地设施开放时间,健全制度保障,学校应完善场地开放实施方案,明确负责人和联系人,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体育场馆开放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确保开放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建立学校和所在地政府、公安机关联动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及公共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确保遇有突发事件时迅速反应、处置得当。

市政协常委、湖南理工学院教授刘林奇建议,湖南理工学院是国家公办高校,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学校的一切成果理应与全体岳阳人民共享。在开放的时候要实施错峰安排,不要影响正常教学和师生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出现校内校外人员纠纷、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另外,课题调研组一致建议,要激活运营动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双向发力,出台指导意见、明晰管理权限、组建产业公司。要释放市场潜能,“功能定位+特色错位”双轮驱动。分类施策,一馆一策;因地制宜,明确定位;创新举措,拓展服务。强化消费赋能,“赛事活动+惠民活动”双管齐下。加快推进赛事红利转化为消费红利、加快实现运动场域流量变现、加快聚焦拓展“体育+产业”。应邀出席的市领导在听了发言后,当即回应:“大家的思路新、建议实、目标准,是一次有深度、有内涵的调研,请市直部门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充分吸纳,抓好成果转化运用。” 会后,课题调研组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的“加强‘后省运时期’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和利用力度”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亲笔批示,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主持召开部门座谈会议,要求市教体局牵头、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配合,充分吸纳调研报告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政府文件。当前,市教育体育局拟定的《岳阳市体育场馆管理实施意见》正在广泛征求意见。

波澜壮阔的壮举,始于宏图擘画。省运会的圣火已经熄灭,但运动的激情与魅力,将在巴陵大地延续。“后省运会时期”,发展体育事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助力岳阳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岳阳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讯员 涂雄 记者 周小平

   编辑:付雷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