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农事正酣。在当前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汨罗市屈子祠镇范家园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市政协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队的驻村队员们,正和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早稻育秧。
春耕备耕,育秧是关键。在协助推动范家园村“小田改大田”后,如何把改好的田种好,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市政协领导多次到该村调研指导,对口帮扶工作队紧盯市场新技术运用,鼓励协助该村众惠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双氧催芽技术。
走进众惠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恒温育秧大棚内,一叠叠覆盖着黑色雨布的秧盘整齐码放,烘干设备持续输送暖风,将棚内温度稳定控制在29℃至31℃之间。“过去催芽要5天,现在只需3天,成活率还从90%提升到95%以上。”据合作社负责人郑建军介绍,新技术摒弃传统浸种方式,采用“种子+湿泥土”混合装盘,通过密闭环境和精准控温加速催芽。经温室催芽的秧苗抗旱性强,出苗整齐健壮,为后续机插打下坚实基础。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自动化育秧流水线尽显“科技范”。高速运转的自动化育秧流水线上,从放置秧盘、底层培土,到均匀播种、二次覆土,摆盘,一系列工序一气呵成 ,平均每分钟可完成12个秧盘制作。郑建军算了一笔账:这条生产线三天时间可培育禾种约5000斤,满足500亩大田用秧需求,人力成本比手工育秧减少近六成。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培育首批500亩早稻秧苗,预计本月末可满足2100亩稻田秧苗需求,4月初这些秧苗将通过插秧机同步播种。(综合汨罗融媒)
编辑: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