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省政协常委、委员作协商发言: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今天(7月28日)下午召开的十三届省政协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王文强、北冰、黎作凤、周海林等4位省政协常委、委员围绕“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主题作协商发言。

一起看看他们有哪些建议——


图片

省政协常委、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王文强:

健全以农文旅科深度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我省在推进农文旅科融合中,着力构建文旅融合、科技赋能、多元平台建设与市场主体培育机制,取得初步成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调研中发现仍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分散推动多,统筹协同少;二是市场主体多,龙头引领少;三是造景投入多,品质服务少。为此建议,


以提升融合能力为方向,构建协同共建机制。制定省级农文旅科融合专项规划,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推行“一县一庄园”示范工程,构建系统性支持政策体系。


以建强融合主体为重点,健全多元联动机制。实施“链主”培育计划,推动农业主体、文旅企业、科研机构组建利益共同体,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联农带农机制。


以拓展融合场景为切口,优化公共服务机制。加大乡村智慧交通网络建设投入,推进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搭建全省智慧农文旅服务平台,加强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深化科技赋能为支撑,强化要素保障机制。组建农文旅科创新联合体,支持开发多元融资方式,实施“乡创人才”计划。


图片

省政协常委、省远景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冰:

 健全体制机制,壮大文旅经营主体

 

湖南文旅产业虽然突破万亿,但仍存在经营主体不强、文旅资源开发认知和路径不明确、产业要素整合方向和构建重心不清晰等问题,制约湖南文旅高质量发展。为此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通过资源整合破解碎片化运营问题。湖南拥有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但很多顶级资源的经营权,分散在散、小、弱的市场主体手中。建议支持湖南旅游集团通过市场化并购、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整合核心景区资源,力争到2030年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级,进入全国旅游集团20强。


通过产业融合破解文化转化低效问题。湖南文化资源转化率低,业态创新不足。建议支持马栏山文创园探索景点联动、以大带小的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标杆;加强红色韶山、湖南广电等IP的带动效应,加快推进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


通过政策协同破解要素保障不足问题。建议设立省级文旅产业子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文旅项目土地供给,优先保障用地指标;确保市场经营主体重点任务、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业务板块真正落地生效。强化政策协同,为文旅企业体制机制创新、资源要素转化、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构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图片

省政协委员、岳阳市政协主席黎作凤:

创新办会体制机制,更好推动“办会兴城”

 

今年5月,岳阳市成功承办了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为进一步优化旅发大会办会机制,更好推动“办会兴城”,结合岳阳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高位统筹,聚办会兴城之力。强化省级统筹,加强三级联动,深化与国内外顶尖智库、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的战略合作,并制度化发挥政协、群团组织等方面作用,凝聚最大合力。


市场撬动,拓办会兴城之路。坚持市场化运作,激活社会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将办会与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利用紧密结合,探索更多“以会养会、滚动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轻财政负担、提升办会效益。


科技赋能,筑办会兴城之基。突出科技与文化、生态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化,省里要支持市州依托核心资源,研发推广沉浸式、互动式、智慧化标杆体验项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


主客同频,固办会兴城之本。将“主客共享、惠民有感”作为办会出发点和落脚点,借力集中解决一批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居住、休闲等痛点问题,让“办会兴城”的成果长久惠及百姓。


图片

省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会副主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海林:

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深度参与文旅融合体制机制

 

郴州依托丰富非遗文化资源,通过机制创新、专业赋能、联动运营,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深度参与文旅项目,在“非遗+旅游”融合上取得初步成效。嘉禾伴嫁歌获评“2024年非遗旅游体验创新十佳案例”;莽山油茶工坊吸引韩国游客预计将突破5万人次,成为富有潜力的郴州文旅新增长点;在711时光小镇打造的舞台剧《丁香花》获得各界一致好评。但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公共文化机构参与文旅融合发展仍受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政策协同。出台省级指导意见,探索扩大试点范围,支持和引导公共文化机构分级分类分步开展市场化运营。


完善激励考核。将推动公共文化机构参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纳入各地各部门深改任务和绩效考核,鼓励先行先试。完善利润分成、薪酬体系、职称晋升等分配和激励机制。


强化投入保障。优化政府性资金投入方向,加大对公共文化机构参与文旅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政府引导+专业运营+社会投资”模式。


建强人才队伍。完善公共文化机构人才培育和轮岗机制。改革机构编制使用管理办法,打通职称晋升通道,引育优秀人才。选派骨干到文旅企业挂职,培养复合型人才。


 


整理 | 政协融媒记者  肖君臻

图 | 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

编辑 | 罗艳芳

美编 | 张春梅

来源丨湘声网/湖南政协新闻网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