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稻稻’套种的尾季菜苔我们一般都不会上市,而是让它在田里自然生长后,集中在四月上旬压青培土,为早稻秧田增‘肥’做准备。”4月13日,在南县麻河口镇普绿园的“菜稻稻”基地内,政协委员吴四华边在田间忙碌着边对笔者解说到。
今年48岁的吴四华,是一名政协委员,他积极履职担当,种植菜苔已有8年时间,采用“菜稻稻”套种面积达到2000余亩,经过不断的摸索创新,他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种尾季菜苔处理方式,将尾菜苔用翻耕机直接破碎还于田地做绿肥,不仅节省了早稻种植成本,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带动周边蔬菜种植户跟学跟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最大的好处是还田后的尾菜苔,经过发酵、腐烂产生大量的有机肥,含氮磷钾比较丰富,能够改良土壤,防治板结,还能为下一步的早稻提供绿色底肥。”麻河口镇高级农艺师彭祥说。
近年来,南县麻河口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菜稻稻”种植模式,积极推进尾菜苔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和引导种植大户多种形式的对田间尾菜苔综合利用率,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提高了尾菜苔资源利用效率,使大量的尾菜苔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既有效解决尾菜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升了耕地地力,又能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蔬菜产业绿色发展。
作者:宋梅 袁凡 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