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南县政协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驻室委员视察大通湖南县流域通湖沟渠生态修复工作,对全县水域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全面“体检”和“问诊把脉”。县政协农业农村委及益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南县分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调研中,委员们实地察看了青树嘴镇八一电排渠旁边的人工湿地运行情况,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大通湖南县流域通湖沟渠生态修复工作整体进展情况。
近年来,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大通湖流域“七大攻坚战”,定期对辖区内的通湖渠道进行疏浚、护坡、植绿、清理水面漂浮物等,合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补齐生态短板。该人工湿地通过搭建水草草床,维护、种植菖蒲、绿狐尾藻等挺水、沉水植物,吸收氮磷净化水质。据数据监测,通过湿地过滤后,能有效去除沟渠水中的氮、磷、COD等污染物,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有效拦截净化入湖污染。
委员们一致认为,水域生态治理,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应统筹兼顾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养殖废水的处理,实现人水和谐,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齐心协力营造水清、河畅、岸绿、人和的美好景象。
作者:龙胜兰 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