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基层政协组织要自觉融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局,充分发挥政协独特优势,担当思想引领之责、释放参政履职之效、彰显服务大局之为、夯实事业发展之基,肩负使命,责无旁贷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担当思想引领之责,强化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政协组织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党的领导,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心聚力。一是思想上同心同向。要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政治上同心同德。要持续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行动上同心同行。要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实事求是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更加注重守正创新,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释放参政履职之效,献智出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政协组织要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目标,聚焦省市县委中心任务,扎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重要支撑。一要精准调查研究。紧扣“党委中心、政府落实、群众关切”,精心策划选题,深入调查研究,形成建议案、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成果,精准资政建言,全力以赴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二要深入协商议政。围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协商议政,形成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为重点,以专题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工作格局,为党政决策提供高质量参考意见。三要加强民主监督。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居环境等方面,扎实开展民主监督,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彰显服务大局之为,凝聚合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政协肩负着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重要职责。一要广泛凝聚人心。组织委员开展政策解读、理论宣讲,多做解疑释惑、引导预期的工作,多鼓团结奋斗、共促发展的干劲,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自觉用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画卷。二要畅通民心渠道。发挥委员工作室联系界别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委员主动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引领向上的工作,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三要深化团结联谊。坚持把凝聚共识作为人民政协履职的中心环节,组织委员外出学习考察,开展界别联谊活动。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联系乡友,用心服务乡友,搭建外知名人士经济促进合作平台,为县域招商引资、立项争资、招才引智、乡村振兴工作牵线搭桥。
夯实事业发展之基,提升能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坚持改革创新。我们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自己建设,守正创新,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建新功。一要以队伍强基。组织书香政协讲堂、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促进委员学习与履职深度融合;创建清廉机关、文明机关,全面提升政协组织服务保障水平;运用委员“双考”、机关干部“三项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两支队伍”。二要以平台赋能。持续用好政协云、委员工作室等省市县政协共创共建共享平台,常态化开展凝聚共识活动,实现委员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的经常化组织化。三要以作风塑形。构建政协“亲清”履职关系,引导广大委员和政协干部坚守岗位职责、投身基层一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以一流状态、一流标准、一流作为,在人民政协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政协新担当、新作为。
(作者:桃江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杨凯波,2024年8月)
作者:杨凯波 编辑: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