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覃勇:扎根基层,做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编者按˙

  近几年来,广大政协委员立足本职,以饱满的为民情怀履职不怠,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建言献策,书写了一份份令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县政协云服务中心继续推出“委员风采”专栏,聚焦委员的使命担当,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本期“委员风采”专栏为您推送第十六期报道——《委员风采‖覃勇:扎根基层,做好百姓健康“守门人”》。敬请关注!

  

     作为一名医生,他将群众的健康挂在心间,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使命;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立足本职,发挥界别优势,积极参政议政,致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 十八年来,他始终保持医者仁心,默默坚守在基层卫生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出守护生命的医者形象和履职尽责的委员情怀。他就是十届县政协委员,政协社法民宗委兼职副主任,石门县易家渡镇冉家坪村卫生室负责人覃勇。

  无悔青春,不忘初心使命

  覃勇从父亲手里接过冉家坪村卫生室,是2006年秋天。此前一直在长沙、张家界等地打拼,他告诉我们:接这个班,委实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事总得有人去做,况且是事关百姓健康、群众福祉的事。当医生是个技术活、更是良心活。“医者,先做人,后行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医学道路上,他虚心接受名医名师指导,刻苦研读医学名著,潜心挖掘民间验方,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技能,并通过了执助医师资格考试。十八年的风风雨雨,从当初四十多万的营业额到今天的一百多万,从当初的100多万固定资产到今天的600多万,从当初的1万人次的年门诊量到今天的2万人次,从当初的打针输液到今天中医药特色门诊………小小的村级卫生室,生意红火,声誉鹊起。2020年他先后荣获石门县“十佳优秀乡村医生”“常德市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卫生室承担着守护群众健康的职责。俗话说:医者仁心。他深刻地认识到,行医是一种事业,而不是产业。在理念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经营策略上,突出中医药特色;在经营方针上,模范执行政策,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地服务。对于每位患者,他把他们当亲人,为他们解除痛苦、根除痼疾;对于村里行动不便的病人,他们总是如约提供上门服务;对于慢病患者,每年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每季度开展随访服务;对于突发病人,不分白天黑夜、天晴下雨,做到全天侯出诊;对于特别困难的农户,经常为其免费治疗、送医送药,每年都在两万元以上。十八年里,他先后投入五百多万元,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场所不断完善,医护资质不断提升,特色品牌不断铸就。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筑牢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履职尽责 热心公益事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覃勇深知是党的好政策让他先富起来了,是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他才有幸成长为一名政协委员。富而思进的同时,必须富而思源,积极投身光彩事业,感恩回报社会。近五年来,他先后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20场次,捐款捐物20多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在冉家坪村结对帮扶两个脱贫户,为其送种送肥,帮助他们稳定收入,监测户李某房屋倒塌后,他出资2万元,争取上级资金3.5万元,为他建起新房;支持疫情防控,他捐献防护服、消毒液、口罩等物资,价值3万余元;爱心助学,先后为白云镇、青龙桥、竹巷、三圣完小、县四完小捐款4万多元,为教育基金会累计捐赠5万元;支持抗旱救灾,他为壶瓶山李坪村等7个村捐款捐物累计价值4万元;支持防洪救灾,他为子良镇捐赠现金2.5万元………他说,拿出真金白银做慈善,于已心安、于人有益,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作为望羊桥村“名誉村主任”,他千方百计为该村强管理、强产业、强基础,他还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身上,用自己的爱,去点亮别人的“心灯”。

  肩担责任 积极建言献策

  踏上新时代、新征程,覃勇始终坚守初心,恪尽职守,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时刻关注身边群众的大小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近几年来共提出微建议10余条,提案5件,社情民意信息3件,大都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解决。其中《请对爱琴海住房装修加强监管》《把公共平台当合适“私人领地”乱搭乱建的问题应引起重视》等被评为“优秀微建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十八年的汗水,将冉家坪村卫生室浇灌得青翠欲滴、万紫千红,当年的毛头小伙,也成长为一个自信沉稳的汉子。近三年他三次被评为“县优秀政协委员”、多次被县工商联评为“优秀会员”“优秀组长”。

  “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应当时刻关注提案的推进和落地、落实情况,真正做到案案有回复、事事有成效。”覃勇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认真履行委员职责,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积极建言献策,为石门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县政协云服务中心 李彩丽)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