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石门县全体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履行职能,积极为石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功立业,展示了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绘就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为进一步传播政协好声音,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委员履职热情。自7月份起,县政协云服务中心通过政协云平台,推出“委员风采”专栏,陆续报道县政协委员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协工作的认识,既让政协工作走向社会,也让广大人民群众走进政协工作。本期“委员风采”专栏为您推送第三期报道——《县政协委员向延辉:柑橘种植“排头兵” 村民致富带头人》。敬请关注!
有这样一个人,他积极发展产业,艰苦创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他从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发展成村里的种植大户,并带动1300余户共同致富,在当地传为佳话。他就是政协石门县委员会第九届政协委员、第十届政协常委、政协农业农村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兼)、湖南湘九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石门县国红柑橘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向延辉。
今年42岁的向延辉出生在农村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谈及自己创业的经历,向延辉感慨万分,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外拼搏,积攒了一点积蓄,每每想到自己父亲一辈农产品销路不畅,于是就有了自己回乡创业的念头。2010年回乡后,他就四处跑市场,在这条路上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他始终不服输。经过多方了解,向延辉知道夹山镇孙家岗村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柑橘,说干就干,2011年,向延辉一鼓作气就发展起了柑橘产业。他创办的“湖南湘九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柑橘品种研发繁育到基地种植、柑橘生产加工、现代农业服务的柑橘全产业链的农业企业,也是市级龙头企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向延辉认为首先要让自己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向延辉通过多方考察后,在柑橘种植管理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从前小规模种植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现在的规模化种植了,他沉下心来,积极寻找办法,邀请农业专家指导、查找资料,寻找柑橘种植技术。
向延辉告诉我们:“在开始启动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水、电、路都是自己想办法来解决,我们这边是不懂得栽种还有管理的,经过去江西橙皇果业考察了之后,特意邀请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李大志、李先信等教授来现场指导,从修枝、剪枝、栽种这方面都得到了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
在向延辉的带领下,这几年,夹山镇三板桥、两合、马塔桥、汉丰等行政村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通过整合资源、村企融合,共同打造高标准现代柑橘果园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现如今随着柑橘种植规模及产量的提高,柑橘种植面积已经从一开始的 50亩发展到了1000亩,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种植柑橘,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公司主要经营柑橘全产业链发展,从柑橘设施大苗培育到基地建设、农资供应服务、生产加工及柑橘产品电商销售,全产业链每年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电商平台月销售量达30万单。
“我一直跟着他发展产业,现在柑橘产业效益也好,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说这话的是正在忙活的村民陈建兴,他告诉我们,在向延辉的带领下,他一直在家发展柑橘种植业,接下来,他还打算扩大柑橘种植规模,和向延辉一样增收致富。
“大家一起富,那才叫富。”向延辉说道。成功发展种植柑橘产业的他,为不少农户树立了自强奋斗、踏实肯干、勤劳致富的榜样,在与我们交流未来的发展时,向延辉笑着说,接下来还打算扩大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打造石门土特产网络销售平台,以“沟通城乡”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行业资源”为依托,采取“互联网+实体”的创新模式,把有品牌、有优势、有服务的石门土特产商品汇聚到网上,使得全国各地的朋友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原汁原味”的石门大山的特色土特产,带领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
作为县政协委员,他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同时也乐于助人,这些年,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他积极参与资助贫困生、关爱弱势群体等社会公益事业,真诚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和企业家的仁爱情怀。
(县政协云服务中心 李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