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政协对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促进祁阳小调传承发展

在明德小学音乐教室里,孩子们手里拿着碟和筷子,正跟着老师学习打碟子、叩酒盅,伴随着祁阳小调的曲调,孩子们有节凑地一敲一叩,曲终时,筷子在碟边沿来回摩擦,时长刚好吻合小调长音,曲终收碟。孩子们个个做得有板有眼。这一幕,源于非遗项目“祁阳小调进校园”活动。

“祁阳小调” 是祁阳的一张文化名片,是祁阳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近年来,祁阳市政协围绕“唱不过祁阳”积极建言,整理出版了《祁阳美声》《祁剧研究文集》《祁剧传统戏集锦》等,为祁阳小调、祁剧的传承和发展鼓与呼。

12月6日,祁阳市政协对重点提案《关于促进祁阳小调传承和发展的提案》开展协商会,邀请相关部门、部分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加。

委员们来到明德小学、白竹湖大舞台和市文化馆等现场,了解“祁阳小调”进校园、进社区工作开展情况。在办理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听取市文旅广体局负责人对“促进祁阳小调传承发展”重点提案的办理情况汇报,并围绕祁剧、祁阳小调传承发展进行了协商建言,相关市直部门作了互动回应。

祁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彭国锋指出,要深刻认识到当前“祁阳小调”传承发展中存在的从业人员少、传承人员更少,年龄和文化结构低下,市场狭窄、效益不佳,创新意识不强、领军人物稀缺,机构徒有虚名、政府部门形成合力不够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紧迫感。

要统一思想,精准发力,形成“大合唱”。各位政协委员要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建言献策,争取政府的重视,财政,编办,人社,教育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政府高位推动、部门鼎力支持、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要抢抓机遇,积极建言,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与会人员要以此次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为契机,以书面的形式,将提案办理的具体情况和措施,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争取更大力度的支持。持续做好“祁阳小调”等非遗文化传承工作,打响“唱不过祁阳”文旅品牌,推动祁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张灿)

作者:张灿    编辑:张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