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道县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工作室桥梁纽带作用,以“服务界别群众”为核心,创新打造“文艺赋能、电商助力、技能培训”三大品牌项目,开展助民、惠民、利民活动200余场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走出了一条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履职新路径。
道县政协文艺界委员工作室以书法艺术为载体,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构建“展览+培训+文创”一体化服务模式。2024年,工作室全年举办书法展览、公益培训、送春联下乡等活动300余场次,覆盖机关、学校、社区及偏远乡村。同时,开发何绍基书法系列文创产品,推动非遗活化与产业融合。
为助力乡村振兴,道县政协工商联界(智玲带你走道县)委员工作室主动作为,以直播带货为突破口,搭建“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孵化平台”,在云端架桥拓展道县特产销路,助力农民增收。2024年,开展直播400余场次,累计观看人数达400余万人次,帮助农户销售农特产品2800余万元,直接带动500余户农户增收。
“我们不仅卖产品,更注重培养本土人才。”道县政协工商联界(智玲带你走道县)委员工作室召集人张智玲介绍,通过开设“零基础电商培训课程”,已培育“新农人”主播30余名,组建起一支“懂技术、会运营”的农村电商队伍,形成“委员示范引领、群众广泛参与”的可持续助农机制。
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难题,道县政协詹君玉委员工作室以“手工勾编”为切入点,开展“指尖经济”帮扶行动。工作室联合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人,举办勾编技艺实训班,培训农村留守妇女600余人次。目前,已有200余名妇女实现稳定增收。
凝心聚力筑同心,服务群众无止境。道县政协主席刘忠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聚焦乡村产业、基层治理、文旅融合、营商环境等领域,推动更多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打造“群众有需求、委员有回应、社会有影响”的服务界别群众履职品牌,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作者:胡首攀 编辑:何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