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君玉是道县政协妇女界的委员,也是一名专业的手工钩编、布艺工艺老师。她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种无私的爱,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其为:百合老师。
2020年6月,县政协以詹君玉的“道县百合手工创意工作室”为依托,成立了詹君玉委员工作室。自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举办了多期免费扶贫编织培训班,帮助了许多未就业贫困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她们的增收渠道。她用爱心温暖身边女性,引领她们走出困境,改变命运,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奉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最美政协人!
2002年,詹君玉从湖南省司法警官学校毕业,在道县一个乡镇派出所工作。从警的日子里,她接触不少家庭矛盾的案子,特别是农村里的柔弱女性,没有一技之长,生存能力较弱,遭遇家庭暴力,导致家庭破裂,成为弃妇,受尽肉体的苦痛和精神的折磨。那时那刻,詹君玉思绪万千。
2014年,詹君玉在长沙认识了一个从事民间工艺制作的朋友,朋友带她在长沙参观一个大型的民间工艺品展览会,琳琅满目的手工产品和制作工艺让詹君玉大开眼界。从此,创业的念头住进心里,潜滋暗长,她决定去闯一闯,去追逐她美丽的人生理想!
回到家乡道县,她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两个月,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全身心投入到手工艺术品的研究制作中。两个月闭门修炼,她有了更足的底气。
2016年3月的一天,她找到了时任道县妇联主席的许咏梅,与妇联联合举办道县妇女手工艺术品制作免费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有留守妇女,陪读妇女,无一技之长无法就业的妇女,甚至有一些残疾人员也来了。她的培训,让广大妇女有了新的经济来源,有了充实的生活,从而远离麻将、扑克。妇女们争相从业的热情更加强坚定了詹君玉未来的方向。妇联主席许咏梅握着她的手说:“你这么有爱心,这么能吃苦,我很感动,为你骄傲!”
詹君玉知道,道县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山区县,普通家庭拿不出多少钱来购买制作手工艺术品的原材料,于是,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作为本钱进购原材料,免费发放给妇女朋友进行制作,回收成品时扣除材料款。“免费培训,不出本钱,在家赚钱”,詹君玉的友善之举赢得了一片赞誉,加入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妇女越来越多。
詹君玉十分关心残疾人士。她听说县城有一个叫周润珍的中年妇女,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双手畸形,整天呆在家里以勾织毛线拖鞋、袜子来排遣郁闷。周润珍因为身体缺陷,丈夫离开了她,她只能与7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家庭破碎,亲戚、邻居少有来往,看不到未来希望,周润珍十分自卑。走进周润珍的家,詹君玉一下就握住了周润珍那双畸形的手,周润珍本能地想躲开,詹君玉却握得更紧了。詹君玉说:“大姐,你好能干,你勾织的毛线拖鞋、袜子、手袋,比别人的都好看。”为了鼓励周润珍大姐,詹君玉收购了她所有的手工产品。从詹君玉手中接过钱的时候,周润珍激动地流出了眼泪说道:“没想到我一个残疾人还能挣钱养活自己。”事后,詹君玉说:“当我看着周润珍大姐那双畸形的手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那双被病痛折磨,与命运抗争的手,需要一双手去紧紧地握住,去传递温暖和关怀。我这个政协委员有更多的责任去帮扶更多困难妇女走出困境。”
詹君玉与妇联、残联合作,培训范围覆盖了道县所有乡镇,东安、新田、江华等周边县也多次邀请她去授课培训。5年来,有近3000妇女在她的影响帮助下从事手工产品制作,从中获取可观的经济收入,从而改进了生活,改善了家庭,改变了命运。自从詹君玉委员工作室正式挂牌以来,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工作室似一盏灯,驱散阴霾,指明方向,传递温暖,收获希望。
在詹君玉的家里有一间房子总是上着锁,这里面存放着不少妇女朋友第一次做出的产品,做工粗糙,不尽人意,为了给她们的信心与鼓励,詹君玉宁愿亏本也全部收购,然后将他们藏起来。她的良苦用心,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詹君玉十分清楚,一个女人就是一个家庭,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作为新时代的政协人,就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期盼新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女人如水,她的温柔幸福是社会文明和谐的润滑剂。
女人如花,她开得越艳,我们的世界就会越美。
新时代的政协人詹君玉做好护花使者,是她始终如一的追求。
作者:李明娟 编辑:何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