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环境民主监督】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共绘秀美新画卷

   为进一步深化林长制,今年以来,宁远县保安镇林长办联合政协委员工作室、环保志愿者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常态化推进辖区林长工作。 
一是健全网格管理机制。建设标准化林业站一个,镇级林长11名,政协委员工作室入驻委员、环保志愿者、生态环保民主监督小组15人,村级林长38名,护林员21名,监管员19名,执法人员5名,林业科技员3名,区划网格21个,及时纠治网格区域内出现的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行为,确保巡林工作无死角,扎实推进林长制落地见效。 
二是提高荒山造林成效。在北阳村交椅岭、木莲塘山场开展义务植树200亩,投入资金300万元在光明、北阳、三合等村实行荒山造林,共种植树木1160亩。新造油茶130亩,一般造林1430亩,完成低产林油茶提质改造900亩,造林面积1560亩,达到“以绿增彩、以绿增收”、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目标。 
三是加强古树名木管护。保安镇123株古树名木实现挂牌保护,录入电脑数据库,同时加大古树日常维护和定期的检查保护,确保每一株古树不受到破坏。从责任落实、宣传引导、摸排整治三个方面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安全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辖区山青林秀的生态环境。 
四是坚守森林防火底线。保安镇林长办、政协委员工作室、环保志愿者、生态环境监督小组在辖区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入户敲门”行动,制做安装森林资源保护宣传警示牌60块,悬挂横幅30条,张贴标语200条,发放宣传单10000张,在林区入口要道设置卡口22个,保安镇森林防火工作连续5次得到省、市、县通报表扬。 
生态兴则文明兴。宁远县保安镇将继续深化林长制工作改革,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工作室的作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真抓实干把林长制工作纵深推进,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为创建生态文明及森林城市先进行列筑牢绿色基础,实现“山青、林美、民富”的目标。

作者:盘得超    编辑:曹炯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