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政府部门与非政府保护组织和志愿者在保护“千年鸟道”工作方面的沟通协作情况,推动蓝山县候鸟保护十大机制落实落地、常态长效,助力打造蓝山“千年鸟道”生态名片,5月20日,县政协“有效落实常态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千年鸟道’生态品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调研组赴民政局开展调研座谈,县民政局、永州市生态环境局蓝山分局、团县委等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县环保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工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县民政局详细介绍了贯彻落实《蓝山县政府部门与非政府保护组织和志愿者沟通协作机制》的方法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汇报了工作过程中存在缺乏社会组织执法队伍、社会组织备案积极性不高、缺乏有关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的组织和团体等困难问题,表示将建设社会组织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持续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做好政策宣传,完善机制,激发活力,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市生环局蓝山分局着重介绍了生态环保问题线索有奖举报机制落实情况和协同县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候鸟保护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团县委着重介绍了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
讨论中,县环保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工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纷纷踊跃发言,发表自身对落实候鸟保护十大机制落实落地、常态长效的看法和建议。环保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表示生环局设立的有奖举报机制极大的激发了群众检举环境破坏等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遏制了网络舆情的产生,希望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举报渠道的宣传提速奖金兑现程序;义工协会的负责人则建议政府持续更新发往各志愿者组织的相关职能部门通讯名录,方便志愿者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情况,并希望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更加关心关注各个志愿者组织的运作和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人员培训和鼓励支持,激发志愿者们的工作热情。
调研组指出,作为登记管理部门,县民政局要加强监管,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志愿服务条例》《蓝山县政府部门与非政府保护组织和志愿者沟通协作机制》等相关条例和政策,引导、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合法、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特别要加强与省市志愿服务组织在蓝分支机构或志愿者的沟通协调和监管,同时围绕落实候鸟保护长效常态机制,根据志愿者的意愿和要求,指导蓝山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依法登记、成立并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相关志愿服务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县团委和市生环局蓝山分局要进一步加强对非政府保护组织的引导和支持,要定期开展座谈培训,加强与非政府组织沟通交流,实时了解他们的组织运营和工作开展情况,引导他们更好的开展活动,为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群众力量;各非政府保护组织要加强组织内部成员的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出现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沟通汇报,确保组织或团体的良性发展,为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县政协将全力当好党委、政府的“传话筒”,架起社情民意“连心桥”,及时把各个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的问题、诉求和建议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反映,汇聚合力,集聚众智,凝聚共识,齐心协力推动蓝山县候鸟保护十大机制落实落地、常态长效,努力打造蓝山“千年鸟道”生态品牌。
作者:廖锦兰 陈卓 欧阳江东 编辑:欧阳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