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蓝山县政协农业界和环境资源界委员工作室委员开展“高质量助推秸秆综合利用”课题调研,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对秸秆综合利用与焚烧管理工作进行民主监督,为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凝聚共识、献计出力,县政协副主席梁黎超参加。
在蓝山县塔峰镇舜东村的稻田里,收割机开足了马力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传输等工序一气呵成,轰鸣声中,一行行稻谷被“收入囊中”,路边等候的运输车,装满新收的谷子,驶向烘干车间,而粉碎后的稻叶和稻秆则被均匀地撒回田间,“我今年种了1000多亩早稻,“耕、种、管、收、烘”全程实现机械化操作,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秸秆还田还实现了生态环保。”蓝山县舜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昌军自豪地说。
在稍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陈昌军详细介绍了舜蓝农业在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实施经验及成效等情况,县农业农村局汇报了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委员们纷纷发言,积极建言献策。
自去年10月份省政协把助推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管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的重点以来,蓝山县政协通过广泛协商和民主监督,助推《蓝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蓝山县秸秆禁烧区、限烧区的通告》于11月发布,全县在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管理工作上采取“联查共控,人技结合,上下联动,强化宣传,加强引导”等措施,有效遏制露天焚烧现象,大力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机械还田、秸秆异地还田等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88.09%。今年1月份,《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发布以后,蓝山县及时落实相关要求,市生态环境局蓝山分局聘请第三方公司对秸秆禁烧区、限烧区的划定进行了修正,拟定了《关于划定秸秆禁烧区及限烧区的通告》(送审稿),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调研,结合蓝山实际,起草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目前全县秸秆利用量57984吨,其中还田肥料化利用49781.5吨,饲料化利用4823.5吨。
调研组建议,要切实查找全县在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管理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科学施策,压实部门、乡镇职责任务分工。生态环境部门要落实好露天焚烧秸秆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协调机制,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积极参与支持秸秆收集、储存、运输、利用体系建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综合化、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在具体操作上,要推进以村为单位开展摸底排查,精准测算秸秆还田与离田数量;实施分类施策,根据实际需求落实还田措施或协调离田处理;科学规划收储体系,优先在秸秆产量大的镇村布局收储网点,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推动加工设备更新换代;培育壮大产业化主体,提升秸秆资源化利用能力。
作者:廖锦兰 陈卓 编辑: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