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社情民意信息?
社情民意是指社会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社情不等同于民意,但社情包含着民意;民意不等同于社情,但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在许多情况下,社情就是民情。因此,社情民意信息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
二、社情民意信息写哪些内容?
1.中共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时政要闻,跟踪形势发展,提高时效性。要特别关注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在实施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3.具有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的重要情况和问题。
4.其他渠道不易掌握、不便反映、难以采集到的情况和意见。
三、社情民意信息类型有哪些?
1.动态型。反映新动向、新苗头;反映趋势和倾向,有前瞻性、警示性,应主要着眼于“新”,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
例如:《警惕新冠肺炎疫情对收入增长和不平等的影响》《农村耕地抛荒中的新问题值得关注》
2.问题型。反映的问题要“真”,是真实存在的真问题,而不是伪问题;是普遍性问题,而不是局部地区的个案、特例。
例如:《行政机关败诉率长期居高不下应引起重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考试取消 难以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人体胎盘及其制品流转问题亟待监管》
3.举措型。对当前的难点、重点工作和问题,从推动工作落实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具体措施,应着眼于“实”,有实据、有实效。
例如:《运用豁免登记条款推动早夜市经济发展》《加强隐伏岩溶与长江大堤重叠地段巡查 切实保障堤防安全》《关于从国家层面设立医护技及疾控人员保护基金的建议》
4.建言型。对某个重大事件提出看法,为优化决策提出建议,应着眼于“深”。
例如:《及时出台国际并购中涉及中国公共数据的数据安全及算法安全审查的政策》《建议在川渝地区率先建设智能感知生态大数据中心》《科学布局中央财政支持试点 全面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5.经验型。主要是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启发,对重点工作进行推动,也可以理解为“为普遍性问题提供特殊性经验”。应主要着眼于“特色”和“可推广”。
例如:《关于在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推广“同步课堂”教育帮扶新模式的建议》《建议向全国推广上海职工保障互助会做法》《吸纳浙江经验做法 创新国际认证合作模式》
6.理论型。理论研究的成果,能对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种类型信息对反映人身份要求比较高,一般都是某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或代表人士。
例如:《WTO停摆的动因分析及应对建议》《尽快明确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劳动关系争议解决规则》
四、怎样撰写社情民意信息?
信息文稿属于上行公文,须遵守相应行文规范。
1.题目。生动直观、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浅显直白、概括性强。例如:
★基层乡镇防汛经费“捉襟见肘”存隐患(原题目:关于进一步夯实基层防汛工作的建议)
★牧区草原解禁放牧需要有新思路(原题目:牧区草原禁牧区解禁存在的风险和解决对策)
★高校英语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缺位(原题目:关于将中国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建议)
★谨防社交电商类网络传销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灰犀牛”(原题目:关于加强社交电商类网络传销治理的建议)
★莫让“地下投票”产业毁掉党政机关网络评选活动公信力(原题目:网络“地下投票”产业链社会危害极大 建议中央明令禁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网络评选投票)
2.引言部分。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介绍主要情况、重要意义等,勿堆砌文件和讲话,切忌“穿靴戴帽”。
3.基本情况。应以数据和案例为支撑,有理有据,不泛泛而谈。引用的数据、材料和案例,要注明来源、出处,数据详实、有据可查或者有调研基础,真实可信,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互相矛盾;勿使用过于陈旧的数据、不专业的数据;案例简短、真实。即使是媒体报道过的事件或问题,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引用政策文件时,注意文件名称、发文字号要准确。
4.存在问题。反映问题应真实客观、聚焦精准,时效性强、专业性强。
5.意见建议。与问题基本一一对应,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勿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五、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要求
1.字数要求。宜长则长,宜短则短,把事实说清楚,把问题和建议讲明白,1500—2000字为宜。
2.文字要求。须遵守上行公文基本规范,文风平实、条理清楚、逻辑严谨;文字简洁通顺,尽量用单句,少用或不用复句。
六、社情民意信息的五个原则
1.一事一议的原则。一事一报,简洁明了,这样的社情民意易被采纳,易交办处理。社情民意信息可以是一种情况,一个苗头,一个问题,一种看法,一条建议等,只要角度把握得好,时机掌握得准,就是一条好信息。
2.真实无误的原则。真实性是信息的生命,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一是一、二是二,不说大话、空话、套话。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编造。对所获得的社情民意要深入调查核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于群众反映的客观情况,最好亲自实地考察,准确无误后再上报。
3.注重时效的原则。反映社情民意要适时、及时。当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解决起来比较容易、简便;而当时机错过、积重难返时,就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了时机,就抓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提出问题适时,引起了关注,就能很快得到解决。要做到收集快、整理快、报送快,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社情民意要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报到决策者手中。
4.切实可行的原则。反映社情民意的目的是为了党和政府全面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有些问题领导可能基本清楚,原因大致也了解,关键是推荐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我们做好社情民意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出高招,多提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5.言之有物的原则。社情民意信息要有事实、有分析、有建议,要有独到见解,避免泛泛而谈;要有真知灼见,有针对性,不说空话、不讲虚话、避免套话。
七、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八大忌
一忌面面俱到。不要总担心说得不够全面,把摊子铺得太大,大问题套小问题,小问题里还套小问题,十分繁琐。
二忌语言不精练。要“惜墨如金”,凡与表现主题无关的话以及不必要的重复和解释应该坚决删除。
三忌穿鞋带帽,入题太慢。应该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把事实写清楚,切不可文字拖沓,空话、套话、废话连篇。
四忌缺乏必要的背景交代。有些信息需要交代背景,否则会使阅读者忽视信息的实际价值。
五忌结构不合理。一般情况下,社情民意信息是把主要事实放在前边写,然后再写过程或原因、提出建议,以适应领导工作的需要。如果把原因和结果混在一起,原因中有结果,结果中又有原因,就会使人读后理不出头绪,不知所云。
六忌详简不当,内容空洞或罗嗦。社情民意需要简练,但在表达上哪些需要简述、哪些需要详谈,要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来把握。把握不好,就有可能详简不当,空洞无物,影响原意的表达。这个要根据具体的信息,才能具体处理好。(加强领导,组织到位等等这样的就很空洞,乏味)
七忌使用语言和标点符号不准确。编写社情民意要用词恰当,符合语法,逻辑严谨。切忌生造名词,乱加形容词。同时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贻误工作。
八忌技术规格不够规范。在引用人名、地名等名称时不要随意简化;所用字体、统计数字、计量单位等也要规范。
编辑:刘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