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政协:以文化镜头激活瑶乡暑期文旅市场

  6月28日,湘南深山的蓝山县荆竹瑶族乡沙落村吊脚楼内,18名身着靛蓝瑶服的民间艺人围坐火塘,瑶歌伴着八音乐器的清越之声穿透雨幕,跑堂舞的银饰叮当与快门声交织成曲。这场由蓝山县政协联合县文联策划的“瑶族民俗影像记录行动”,正以光影为笔,为当地暑期文旅市场注入鲜活的文化动能。

  “跑堂舞的步伐要体现迁徙的坚韧,瑶歌的旋律需保留山野的质朴。”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赵海军手持扩音器,指导拍摄团队捕捉细节。作为蓝山政协“文化振兴乡村”课题组的成员,他表示,暑期是亲子研学高峰,要把散落山间的文化珍珠串成项链。

  此次行动中,蓝山县政协牵头组建专项小组,提前三个月走访瑶寨筛选非遗项目,协调文联、县摄影家协会组建包含摄影师、民俗学者的拍摄团队。拍摄内容不仅涵盖国家级非遗“瑶族长鼓舞”的变种跑堂舞,还记录了八音乐器的吹奏、火塘议事等濒危民俗,形成大量影像素材。

  活动现场,政协委员们从“记录者”化身“推荐官”,自发组成“文旅智囊团”:经济界委员策划“跟着镜头游瑶乡”打卡路线,文艺界委员创作沉浸式实景剧本,教育界委员开发非遗研学课程包。“我们不仅要记录文化,更要创造文化消费场景。”据了解,首批影像素材已吸引3家旅行社设计出“瑶山秘境”主题线路,预计可为当地带来超200万元暑期旅游收入。

  暮色四合时,拍摄队用无人机记录下吊脚楼群与星河交映的壮美画面。这些光影碎片,终将化作蓝山政协提交给省委省政府的《关于打造湘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建议》中的生动注脚。当文化传承遇见政协智慧,这个夏天,深山瑶寨正奏响文旅融合的奋进强音。

作者:杨锦芳 吕斌 刘建鹏    编辑:陈律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