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政协调研秸秆综合利用:田间地头探新路,“废弃秆”变“增收宝”

  10月29日,江华瑶族自治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基层,聚焦秸秆综合利用课题,先后走进界牌贝芝头村养牛场、伍家寨村田间地头,实地察看秸秆饲料化、打捆离田等利用场景,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与农民增收建言献策。

  在界牌乡贝芝头村养牛场,委员们看到成捆的水稻、玉米秸秆经过加工处理后,正成为牛群的“营养口粮”。养殖场负责人介绍,通过青贮、发酵等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不仅解决了秸秆露天堆放的难题,更让养殖成本大幅降低,实现了“农业废弃物”与“养殖资源”的循环衔接。委员们详细询问了秸秆收购价格、加工工艺及喂养效果、秸秆低茬收割打捆离田作业政府补助到位情况。鼓励养殖场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秸秆回收,形成“农户增收、养殖增效”的双赢链条。

  随后,调研组来到伍家寨村的田间地头,只见农机手操控着打捆机械穿梭作业,短短时间内,散落的秸秆便被捡拾、压缩成整齐的方块捆,等待统一清运。“秸秆打捆离田,不仅地里的虫卵、杂草种子被清除,下季作物病虫害少了,我们还能通过卖秸秆、参与搬运临时帮工再赚一笔。”现场农户的话道出了实惠。据了解,秸秆打捆离田机械化作业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收割成本,更让秸秆通过市场化渠道流向养殖、加工企业。每亩秸秆经售卖后可实现净收益数十元,真正让“废弃秆”变成了“增收财”。

  调研中,委员们一致认为,秸秆综合利用是破解“焚烧污染”与“资源浪费”双重难题的关键抓手。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形成“农户种植、企业收贮、牛羊食用”的闭环产业链,是实现“变废为宝”的有效路径。下一步,县政协将结合调研情况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完善秸秆回收补贴、技术推广等政策,引导更多企业和农户参与进来,让秸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新资源”。

作者:盘仁凤    编辑:张慧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