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助力提升湖湘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与思考

理论研究 01-11 1

关键词:

政协助力提升湖湘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与思考

摘要:

发布单位或出版单位:

主要作者:

发布地区:

湖南省省本级

政协助力提升湖湘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与思考

李平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不同于硬实力所反映的物质基础和经济规模,而是一种能够深入人心、塑造形象、影响行为的非物质力量。     

  如何在助力提升湖湘文化软实力中发挥好政协作用?本人结合湘西实践作了四个方面的研究与思考。    

  研究思考一:发挥研究阐释作用,助力完整诠释湖湘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1]近年来,各级各界对湖湘文化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大致概括出“淳朴重义”“家国情怀”“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等特点,在提升湖湘文化软实力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对湖湘文化的内涵研究上还不够透彻、不够全面、不够系统,表现在时间轴上往往偏重于近现代湖湘文化的研究,表现在地域上往往偏重于泛长株潭地区湖湘文化的研究,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湖湘文化研究的完整性欠缺、学理性不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文化的概括和湖湘文化特征及其研究现状看湘西文化,我们认为,湘西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湘西文化元素,湖湘文化不完整。从文化品牌看,湘西州是湖南省唯一拥有“双世”品牌的市州,即:老司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见证13至18世纪中国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消失全过程,秉承“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理念[2],被国际社会称为东方管理智慧。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是人与自然、社会、生态完美融合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授予“最佳实践奖”。除“双世”外,湘西州还有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里耶镇、边城镇、芙蓉镇、浦市镇)、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老司城村、捞车村、双凤村)、1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8个中国传统村落、2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30名国家级传承人。从历史文化看,中华民族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2200年大一统史,每个时期湘西都有遗存,全州现有1517处不可移动文物,完整见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全过程。比如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提出的黄帝、炎帝、蚩尤同为华夏民族人文始祖,而湘西是蚩尤故里;盘瓠与辛女国家级非遗文化,让湘西文化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距今318万年的药王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7800年的下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提供了直接证据;里耶秦简文化复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的“大一统”治理模式,彰显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从革命文化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湘西创建,湘西州是中央红军长征首选目的地和长征最后出发地,是红二方面军的孕育之地。十八洞村成为新时代红色地标。从文化特色看,湘西文化凝聚厚重的“家国情怀”“勇敢尚武”。在古代、近代、现代,湘西儿女为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无畏牺牲、浴血奋战。明朝1527年,湖广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跟随王阳明广西平叛、1554年会同戚继光东南沿海抗倭(获东南第一战功)、1592年随李如松赴朝鲜半岛抗击丰臣秀吉;1842年,湘西筸军在广州抗击英军入侵;1885年,杨岳斌督办福建军务从法国手中收复台湾;1900年,天津总兵罗荣光血洒大沽口炮台抗击八国联军;1913年,熊希龄出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参与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立宪变法、走向共和、抗日救亡;1918年,留学归国的李烛尘入职天津久大盐厂,与范旭东创办永利碱厂,成为我国著名实业家、民族化学工业开拓者;1927年,湘西最早的共产党员姚彦与李大钊同上绞刑架;1937年至1945年,湘西儿女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远征军抗击日寇;1951年,万名湘西儿女奔赴朝鲜战场。湖南人的家国情怀,已融入湘西人血脉。从等级景区看,全省12个5A级景区,湘西州有2个,占比六分之一。由此可见,湘西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精彩篇章,因此不能因湘西“硬实力”有差距而忽视湘西文化软实力。湖湘文化缺失湘西文化元素不完整。

  研究思考二:发挥协商议政作用,助力提升湖湘文化影响力。协商议政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人才荟萃是人民政协的重大优势。自2022年以来,湘西州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持续将文化旅游作为常委会专题议政性调研课题,形成了一批协商议政成果。2022年,围绕“促进文旅融合,助力打造千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课题调研,提出:文化通过创意转化为旅游产品,运用数字技术打造神秘湘西主题游;解决县市文旅平台融资难问题,用市场机制组建湘西文旅集团;尽快建成全州智慧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形成全州文旅一盘棋,实现游客服务便捷化、市场营销一体化、政府管理效能化;加速发力新基建,用新技术赋能旅游产业,让文化活起来,创新历史文化展示方式,提升文化旅游宣传效果等。2023年,围绕“重构湘西文化遗产体系与价值”开展常委会专题议政性课题调研,提出:湘西文化不仅仅是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用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审视湘西文化遗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讲好中国故事湘西篇章;以问题、目标为导向,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发掘、研究、展示工作力度,实施文化湘西创建工程,建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非遗文化街区,打造中华文明探秘旅游黄金线,蚩尤故里、苗族圣山、盘瓠辛女、浦市下湾遗址、不二门商周遗址、秦汉古城遗址等。擦亮两个世界品牌,东方管理智慧、地学科普等,让“冷文化”变“热文化”;用新发展理念推进文化主题与旅游主题深度融合,“文化+科技”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湘西文旅IP。2024年,围绕“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品牌,建设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专题议政性课题,响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品牌,文旅产业成为湘西州建设1+5+X现代产业体系主导产业[3]。上述调研成果形成建议案,供州委州政府决策,转化为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在全国政协、省政协全体会议上宣传推介。

  研究思考三:发挥成果转化作用,助力提升湖湘文化竞争力。协商议政的价值能否很好的实现,关键在于成果转化;湖湘文化的竞争力能否较快的提升,重点在于答好习总书记视察湖南时提出的“文化+科技”“文化+旅游”两个“融合命题”,让科技为文化赋能,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这几年湘西州政协精选调研课题,采取专题协商、对口协商、专家协商等形式,通过提案、微建议、社情民意信息等渠道,积极建言献策,注重成果转化,助力抓好湘西文化的发掘、研究、展示、利用,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2024年州政协给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建议案:完善湘西数字非遗建设,通过数字扫描、数字勘探、数字高仿,开发诸如数字苗绣等“数字+非遗”文旅产品;湘西州非遗博物馆实行数字化改造,建立湘西数字非遗云上交易平台;加快数字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建立湘西智慧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出一部手机游湘西APP;运用信息科技技术,开发边城“翠翠”数字人,让湘西文化变得可欣赏、可阅读、可体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为湘西州主导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保障。全国政协常委、湘西州工商联主席滕树静运用调研成果给省政协反映了《关于加强里耶秦简保护研究利用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省委书记、省委专职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省委宣传部部长等省领导签批,产生了积极影响。随后,省政协李民副主席来里耶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再次得到有关省领导签批。为促进成果转化,湘西州委州政府委派我和州委宣传部部长到里耶现场指导,督促龙山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里耶秦朝古城遗址保护规划修编、中长期考古计划制定、里耶秦简博物馆数字化改造项目申报等工作力度,为里耶秦简保护研究利用进一步夯实基础。  

  研究思考四:发挥凝聚共识作用,助力提升湖湘文化凝聚力。以湘西文化为例。湘西文化不仅是地域文化,也是湖湘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文化遗产保存完整、内涵丰富,见证了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彰显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里耶秦简复活大一统文明,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统一、法律、医疗等见证中华文明创新性、统一性突出特性。老司城遗址见证中国古代民族区域之治——土司制度,见证中华文明连续性、包容性、和平性突出特性。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民建中央代主委、首任食品工业部部长李烛尘实业救国、忠贞爱国的家国情怀,改变了近代湖南缺乏有影响力实业家的认知。李烛尘故居被民建中央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神秘湘西文化,隐藏着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湘西硬实力有差距,但是软实力不落后,为此充满文化自信,通过重构湘西文化遗产体系与价值调研建议通过教育、媒体、公共活动等多种途径,宣传湘西文化的价值,将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列入各级中心组学习内容,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深度阐释文化遗产价值,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汇聚了现代化新湘西、新湖南建设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载《湖南日报》增强湖湘文化软实力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2024年5月9日.    

[2]参见CCTV-4播出的《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土司遗址(中)率土归心. 2024年8月17日.    

[3]参见《2024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表于湘西州人民政府官网.2024年2月1日. (作者单位:湘西州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