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安全“第一杀手”车辆超限超载,应该如何治理?

超限超载运输被称为公路安全的“第一杀手”,超限超载运输的丰厚利润,形成“压价--超限超载”“运力过剩--再超限超载”的恶性循环,如何治理成为各地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

益阳市赫山区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主任赖奇术经过调研发现,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严重破坏公路基础设施,超载10%的货车对道路的损害会增加40%,一辆36吨的超载车辆对公路的毁坏程度相当于9600辆1.8吨重的小汽车对公路的损害程度,一辆四轴车辆超限超载率为30%时,公路养护费用增加200%。

不仅如此,行驶时速为50公里的货车,超限超载率达到100%时,制动距离和危险系数增加80%。据统计:在货车肇事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因超限超载引发的约占60%。据益阳市公安交警部门的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益阳市交通道路安全事故中50%的人员伤亡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

经相关部门确认,正常使用年限在10年的货运车辆因超限超载运输2-3年后即报废。近年来,各地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开展全面打击,治超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为获得丰厚的超限运输违法利润,承运人不惜采用冲关、闯关、短途驳载、偷运、暴力抗法等手段来抵抗执法,给治超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阻力。据统计,2019年赫山区发生冲关闯关抗法事件11起,暴力抗法事件7起,刑事拘留1人,行政拘留3人。

同时,以赫山为例,原区级治超指挥中心由于平台功能单一,不能实现指挥调度的核心决策功能,不能集中统一检测点、检测站、源头企业检测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非现场执法。同时,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费用短缺,如即将开通的G536梓山东路不停车检测系统,共建有检测车道4条,区级财政需要负担240万元。另外,根据《湖南省不停车超限超载检测治超网规划》要求,2020年和2021年赫山需新增加建设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 11套、40条检测车道。其中省补资金仅880万元。

赖奇术建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推进科技系统建设,否则过大的资金缺口只会导致治超工作更加被动;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将交警车辆信息查询系统接入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以提升查处效率;将治超非现场执法的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融入交警处罚系统,以打击遮挡车牌、随意变道、压线行驶等逃避检查的违法违章行为;在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设置处增设限速标志和超速电子警察,以防范货车超速行驶影响称重准确率。强化行政处罚强制执行力度,各级人民法院要全面落实行政处罚强制措施,切实提升治理超载超限处罚率。

通讯员丨徐超

推荐
评论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