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就是一座博物馆”,让网红城市植入文化内涵丨我也知道政协云

9月初,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来到长沙时说:“长沙是年轻人眼中的网红城市,夜经济的火爆程度在全国排第一,我早有耳闻,这次是来亲身感受的。”他去到的地方正是网红城市的网红打卡点——“超级文和友”。

走进长沙海信广场的超级文和友,在这个7层楼、2万平方米的营业空间里,吃到的是小龙虾、糖油粑粑等传统长沙小吃,黑白电视机正播放着老纪录片,收音机也正播着从前的新闻,几十家街头美食、书店、剧院、杂货铺、洗脚店等,将人们的神思拉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长沙城区,这里充满着市井烟火气息,亲切、放松而又充满复古怀旧。

文和友创始人文宾用十年时间,实景营造了一座回忆之城,用独具长沙特色的市井烟火气,征服了广大食客、游客,成为了长沙时下最热门的“流量担当”,成为拥有“长沙味道”的特色品牌。

然而,随着游客们越来越多,不同的反馈声音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冲着长沙文化而来,但是更多还是商业味道,如何能真正挖掘文化内涵,让慕名来长沙的人能看到真正有长沙文化内涵的特色地呢?

10月8日,湖南省政协常委、省地方志编纂院院长江涌在政协云微建议栏目提交了一条《网红城市的打造要植入文化内涵》的微建议,他说道,“长沙作为网红城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打卡,与此同时,各古旧街道都在加速改造升级,以复旧、怀旧之风展示古老城市的历史。街道的形式虽复旧了,但内涵展示千篇一律。”

事实上,长沙并不缺文化。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又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马王堆汉墓、走马楼简牍、四羊方尊等重要文物的出土也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湖湘文化底蕴。

随着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阶段,让传统农业大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美化市容的大拆大建中,也曾有意无意地将承载历史文化内涵的遗迹如垃圾般清理出城市,使原本延续多年、多样的生活形态和城市生态被无情割裂。

如今,越来越重视城市的文化底蕴,也让如何重拾文化力量成为一道时代考题。如何让“网红”不流于表面,更注重文化内涵?怎样彰显一座古老城市的文化底蕴?江涌建议道,“长沙的历史沉淀很厚重,文人骚客层出不穷,建议引进一点私人藏品、小型博物馆之类丰富其内涵。”

“当前国际社会上,私立博物馆将成为发展的主流。”据博物馆业内人士称,21世纪将是博物馆的世纪。在我国,近年来民间收藏也从“地下”探出头来,小型私人博物馆逐渐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城就是一座博物馆,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情怀,为打造城市的一种遥远记忆或一个文化符号提供了万千种新的可能。

10月14日下午,长沙市人居环境局办结回复称:“对历史名城保护利用过程中,我们将鼓励利用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使用的方式,以丰富街区的文化内涵,多元化的展现长沙历史文化。”

对于委员提出的建议,长沙市人居环境局回应道:“认可引进私人藏品、以家庭小博物馆的形式多方面展现长沙文化的建议,将在往后的工作中参照市民的建议,加强对继承和发扬长沙传统风貌和文化特色的研究,多方面展现长沙历史文化。”

千篇一律、浮于表面的城市建设和营销手段,也许能迅速让一座城市变为“网红”,但是红极一时、得到关注、再走下去,拼的就是内涵和文化底蕴。只有不断地尝试、创新、超越,让城市成为有文化的、有品质、有内涵的场所,才能真正留住游客、抓住游客的心。

文丨《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彭叮咛

通讯员丨蒋奇霖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