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委员联动工作室助乡村振兴,委员在红色故事发生地讲党史故事

让青竹村的群众真正感觉到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创新实践,成立了委员联动工作室。

4月15日,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率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来到桂东县青竹村,为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委员联动工作室揭牌,并开展万户帮扶等系列行动,聚焦助推乡村振兴。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在全体成员嘹亮的歌声中,远道而来的省政协港澳委员和省内三级政协委员与村民们一道,在青竹村聆听桂东县委党校高级讲师钟碧妮讲授《第一军规永放光芒》主题党课。

这也是委员联动工作室成立后,委员与所联系群众共同开展的第一项活动。

4月14日至16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组织部分港澳委员、省内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赴郴州汝城县、资兴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万户帮扶行动、植树活动,举办省市县政协三级联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参加。

委员工作室“升级”,

聚焦助力乡村振兴

明确围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通过打造委员联动工作室这个平台,据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主任王玉立介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让三级政协委员和专委会联系的七个界别的委员,找到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着力点,让工作做深做实”。

打破时空限制,委员“全天候”在线,委员联动工作室还将建立线上委员工作室和委员群众交流群,直接收集村民反馈和声音,更广泛更便捷地联系和服务群众。

事实上,这是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界别委员工作室的再升级。今年年初,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专门制定了“发挥界别优势,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工作方案,7个界别纷纷启动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以界别为单位联系和服务群众。

此次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委员联动工作室的成立,是在“三进三助”行动的基础上,以港澳委员以及在青竹村参与“万户帮扶行动”的三级政协委员为主体,专委会联系的7个界别委员共同参与,实现纵向上下三级联动、横向界别之间联动,共促乡村振兴。

自2018年起,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率省政协港澳委员赴桂东开展“三进三助”行动,目前已累计捐赠资金225万元,捐赠物资等价值78万元。

委员们开展了助听行动、光明行动、“阅读·梦飞翔”项目,设立了助教助学奖励基金,捐建了卫生室和道德讲堂、“桂东港澳委员之家”,在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将青竹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样板,港澳委员捐建了“桂东港澳委员之家”青竹民宿项目,打造旅游休闲康养产业。此行中,张大方一行实地考察项目进展情况,引进的“地球仓”移动智能生态酒店,第一期工程将于今年6月建成开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桂东县、资兴市,委员们分组开展了以“优化提升义务植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万户帮扶行动”义务植树活动。

三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走进“万户帮扶行动”中结对的家庭,仔细为其一年的工作、生活目标和计划制定,提出建议和对策,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行走在红色故事发生地,

委员学党史,讲红色故事

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委员们参观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并探访了徐解秀老人的后人。委员们真切感受到,只有与群众共冷暖,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

在桂东县沙田镇第一军规广场、沙田万寿宫、沙田戏台、沙田纪律文化馆红色教育基地,委员们了解当年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沙田开展革命活动,在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红色历史。

在资兴市三都镇流华湾,委员们了解到中共资兴县苏维埃政府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会上做出了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等决议。

行走在一个个红色故事的发生地,肖祥清、刘胜辉、张晓琴、李文植、张丹娜5名省政协委员参加了省政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筑同心 跟党走”活动中的“委员学党史,讲红色故事”系列短视频录制。他们讲述的红色故事,将通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讲述给更多群众听。

委员们纷纷表示,通过红色党史教育活动实地“打卡”,增进了对党史的了解,未来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个人专长和岗位优势,为国履职、为民尽责。

文|《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黄璐

图|黄璐 汤威

视频|贺彦 汤威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