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叠加、打通通道,郴州如何抢抓RCEP新机遇?

郴州有湘南地区最大的会展中心,是矿博会的永久举办地,还拥有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等政策优势。

郴州在东盟国家的人数约占郴籍在外人员的一半,郴籍企业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增长。

郴州如何发挥优势,抓住RCEP带来的新机遇,开拓新市场,深化东盟经贸合作?

4月14日至16日,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率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部分港澳委员和省内委员赴郴州围绕“在RCEP框架下深化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课题开展调研。

在郴州高新区,调研组考察了台达电子(郴州)公司、炬神电子公司、长虹格兰博科技公司、郴州粮机公司等与东盟有着贸易往来的代表性企业。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制定,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

2020年,东盟是湖南最大贸易伙伴。近30万湘商在东盟地区投资兴业,成立商会——有着深厚的人文、经贸基础。

“抢抓RCEP机遇,必须分析和研究湖南优势,企业抱团走出去。”省政协委员黄芳认为,郴州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在广西举办的东盟经贸博览会的平台作用,同东盟国家做好一对一的深入对接与推介,同时要打通向南的直达通道。

随着RCEP的持续推进,中国—老挝铁路今年年内也将迎来开通,昆明至老挝将实现朝发夕至,湖南至老挝实现直达运输将不再遥远。

与此同时,3月31日,首列长沙至越南河内东盟国际货运班列发车。这是湖南铁路在稳定开行欧洲线路、中亚线路的基础上,新增的一条南下通道。

有力助推湖南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抢抓RCEP签署契机,深化拓展东盟经贸合作——迅速开通的长沙至河内东盟国际货运班列,可谓是“刚需”。

畅通湖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通道,是否应拓展开通湖南至东盟的班列?

郴州是湖南自贸区的三大片区之一。委员们建议,郴州应全面提升陆海新通道战略通道功能,并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作用,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互联互通。

省政协委员刘丹军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从省级层面制定针对东盟经贸合作行动计划,做好湖南自贸区建设和RCEP框架合作的政策叠加,同时充分激励和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省政协委员傅深根、鲁旭霓认为,充分利用矿博会、农博会、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联系,扩大湖南、郴州在东盟的影响力、吸引力,打造矿产业集群布局,规划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融合发展。

座谈会上,委员们与郴州市政府及外事办、工信局、商务局等部门和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湖南抢抓RCEP新机遇的路径、举措,讨论深化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基础、问题、对策。

张大方表示,RCEP有利于亚洲贸易网络及亚洲价值链的形成,有助于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充分认识RCEP的重大战略意义。要抢抓RCEP新机遇,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要开拓创新,发挥出与郴州自贸区的叠加效应;要做好调研,加强管理,抱团发展,发挥商协会力量;要强化服务保障,为企业对接东盟保驾护航,加大政策普及培训,提前做好形势预判,加快自贸区建设,大力开拓RCEP市场。

文|《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黄璐 

图|黄璐 汤威 

视频|贺彦 汤威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