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省政协今年首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7位省政协常委、委员及市州政协代表围绕“强化长株潭引领作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作大会发言,现摘发如下。
彭继球
省政协常委、长沙市政协副主席
做优长株潭“两廊一心”
高标准做优生态绿心打造好“中央公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打造世界著名的城心公园;加快部署各类设计和高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打造全国最有品质的服务业公园。高效率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加快规划建设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人类干细胞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功能;布局一批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建设新型研发平台、细分领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将岳麓山大科城扩展至湘潭、株洲,未来平台共建共用。高起点打造东部开放经济走廊。打造高端服务业走廊,重点发展制造物流、数字服务、商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建设空铁港与绿心中央公园联动的开放型服务业走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引领未来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发挥湖南广电、出版、广告优势,打造领先全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媒体融合新地标;围绕种业创新中心打造中国“稻都”特色农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
郝建东
省政协常委、株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做大通用航空产业
通用航空产业是我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特别是湖南近期获批全国首个全域低空开放试点省份,标志着我省通用航空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建议做大规模,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并推动长株潭地区通用航空产业集群申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具备完整产业链和完整产业生态,已获批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试点,具备了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现实条件和独特优势。依托株洲在全国领先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优势,及“两机”专项顺利推进的良好基础,支持中国航发“通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化”项目、中航工业部分项目优先布局株洲与长沙,全面提升航发优势,提高长株潭通用航空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同时,协调国家层面支持将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营出台财政支持政策,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通过专项资金补贴形式,鼓励和扶持航空企业开辟省内环飞航线,加快实现通用航空航线网络化、常态化和公交化。
胡振湘
湘潭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聚焦“两新三电”集群突破
面向“十四五”,在“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两新三电”向高层次纵深发展,建议完善“两新三电”产业链建设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充实产业链工作力量,落实惠企政策。积极引进上海电气等沿海电气电控技术与企业,携手株洲,围绕薄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落实“链长、盟长、行长、校长”联动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优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产业联盟、企业家协会等平台作用,推动产业链协作配套,提升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突出抓好“两新三电”相关重点项目,如湘钢重大技改项目、湘电工业高效节能电机智能工厂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长株潭优势产业链对接,发挥“两新三电”产业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尤其是推动相关企业与长沙、株洲优势产业配套协作,积极参与长沙工程机械装备和株洲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链的配套体系建设;支持钢铁、新能源汽车、风电等优势企业与长沙、株洲相关企业的合作,推动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和区域化。
蒋涤非
省政协常委、湖南轨道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破解轨道交通制造业难题
我省轨道交通产业是依托央企发展起来的产业,也是国内产业集群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典范,在机车装备、电气装备等环节,更是在国内遥遥领先。对标对表世界级产业集群,我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在高精尖的关键控制技术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工艺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少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标准领域话语权不足;缺乏国际领先的产业创新平台和国际化、开放式的科创联盟等。为此,建议提升地方各级党政部门的全局意识,把央企发展纳入地方规划、政策支持与招商引资的“笼子”,同央企定期开展会商,解决其用地空间、新老基建配套尤其是解决好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建立与铁总、中车的高层会商机制,获取整车生产资质,增加生产执照数量,取消速度与应用场景限制;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协调,依托株洲在轨道交通、磁动力、IGBT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及其在突破“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的成功实践,支持我省承担更多国家科技专项与重大轨道工程总包。
汤建尧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长沙市委会主委、长沙市统计局局长
大力发展氢能与智能电网产业
建议尽快制定出台我省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氢能在我省能源体系中的定位,整体规划氢能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及氢能生产、运输、储存、利用等全环节发展路径。打破常规,在积极发展低成本工业副产制氢的同时,探索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项目示范和电解制氢产业化,在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的同期,利用大电网和特高压技术实现优势互补,打造整体绿色能源经济。加强与大型国有能源企业的合作,成立省级联合研发和推广应用平台。由岳阳市牵头申报国家氢能示范应用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城市共同参与,促进氢能源产业集群错位发展,合作拓展应用市场。由衡阳特变电工牵头利用南方输变电智慧园申报国家智能两型产业城市,长沙长高、威胜、中车时代、湘电等企业共同参与。从研发投入、财政补贴、企业扶持以及标准规范、项目示范等方面,制定出台相关金融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市场主体投身氢能产业,对于自建光伏、风电并就地转化成氢能自用或外送的,可以适度放宽其准入门槛,实现政策支持-规模扩大-成本降低-投资聚集的良性循环,加快产业规模化应用。
刘方军
省政协常委、益阳市商务局局长
打造中国印制电路板第三极
为增强与其他省份的竞争力,全力打造中国PCB(印制电路板)产业“第三极”,建议我省将PCB产业作为推进“三高四新”战略的重点特色产业来抓:组建湖南PCB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启动省级统筹协调推动PCB产业发展;制定湖南PCB产业“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将PCB产业纳入“三高四新”发展规划和政策笼子,明确提出打造中国PCB产业“第三极”的目标,出台支持PCB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调规扩规长春经开区,扩征PCB产业用地规模10平方公里,对PCB重点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并建立绿色通道;支持益阳长春经开区更名为益阳经开区,并申报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PCB产业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对PCB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与上市加大支持奖励力度,支持申报国家级科研平台等;建议省生态环境厅对符合省储备排污权使用政策的重大PCB项目优先支持保障购买储备量指标;建议优化政策适当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议省人社厅牵头加快落实好中央降低“五险一金”费率政策,进一步降低社保单位缴费比例;建议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加大企业与高职院校“订单式培训”经费支持力度,落实企业引进高端人才补贴政策。
刘继常
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
特色产业学院之“特”,应该面向具体产业的特别需求,有针对性,其专业设置、课程教学计划应该针对具体的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对于先进制造业高地已有产业,重点建设定向生源培养的校企合作,根据企业规模和对口专业定向开班,或者定向助学,为其输送人才队伍。另外,要建立多维、多层次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的结构体系。“多维”指区别培养产业技术突破创新人才、产业技术实施人才、产业技能人才等三类人才,“多层次”指各类人才分高级、中级、初级多个层次进行培养、培训。特色产业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必须与企业深度融合。要打破校企之间的壁垒,防止产学研合作虚化,必须制定规章,实现特色产业学院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特色产业学院应“特别”强调工程实践应用,工程实践教学必须与理论教学占有同样的份额,可以实施“2.5(在高校学)+1.5(在企业岗位上学)”的理论课程学分与实践学分结合的“双学分制”模式。营造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及发展的良好氛围。
图|政协融媒记者 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