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日记 | 杨洪明: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献计出力

  杨洪明

  全国政协委员

  民建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今天,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分组讨论会,讨论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民建界别的分组讨论会发言踊跃,气氛热烈,我有幸获得发言机会,分享了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认识体会。

  报告客观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多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明确了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内容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指出,2025年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这正是我本次两会关注的话题,发言中,我提出了“推进高能耗装备行业碳足迹标准国际化建设,打通零碳园区标准链,强化全流程顶层设计;重塑零碳园区能源链,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创新零碳园区价值链,探索减碳收益共享机制”等建议。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与深耕能源电力领域的科研教育工作者,我将持续聚焦碳足迹标准体系、新型储能定价、零碳园区建设等关键议题持续建言献策。围绕能源低碳转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助力创新发展终端用户电能替代、分布式资源协同优化模式,构建绿色区域自治安全供能体系,推动低碳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现代化绿色产业创新链条,切实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与“双碳”战略目标。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将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以信心凝聚力量,用实干谱写华章,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长征路”上阔步向前。

  文字整理 | 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