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新:以科技赋能完善道地中药材产业链 | 国医湘声·议堂

  湖南省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目前公布的共35种,涉及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湖南也拥有众多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产区,如隆回的山银花、新化黄精及靖州茯苓等,但也存在精深加工能力薄弱、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不足等挑战。湖南道地药材实现创新发展,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把握好源头,夯实“道地中药材”根基。建立和完善我省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库,规范化绿色种植,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现种植过程的可追溯性。加强对道地中药材的道地性评价和标准提升,与国际接轨制定湖南道地中药材ISO国际标准。

  科技赋能,完善“道地中药材”产业链。加强对湖南道地中药材的物质基础、药理药效研究,一方面科学解释道地中药材防治疾病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科技给予道地中药材产业链实验支撑,促进道地中药材的开发和产业链的升级,形成一味道地药材一个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新格局。

  品牌塑造,提升湘产“道地中药材”价值。支持湖南中医药企业创建道地中药材品牌,推动“道地中药材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文化赋能,挖掘湖南道地中药材历史文化底蕴,讲好“湘药故事”;加强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如推进“中药材+文旅康养”、药食同源中药材开发为中医药膳等。

  文字整理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