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涵:28年“三不”履职经,不懈怠、不放弃、不后悔

人物名片:

谢涵:邵阳市政协委员,邵阳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自1992年开始担任邵阳市政协委员以来,谢涵在人民政协舞台上已经履职28年。他也毫不犹豫地说:我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是在政协度过的。

28年里,他也绝对是一名“明星委员”——先后10与此收到嘉奖,10次记三等功,1次记二等功,5次获评市优秀政协委员,2014年当选为“湖南最美政协人”。

写提案,写社情民意、写调研报告,他的诸多履职总是关注民生、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成果引起省党政领导、甚至是国家领导的重视并作出批示。

如果要问他的履职秘诀是什么?谢涵有“三不”:不懈怠、不放弃、不后悔。

社情民意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在谢涵看来,来自基层的社情民意具有“直通车”作用,来自基层的社情民意在第一时间直达高层,引起高层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推动相关政策调整、相关问题解决。

在谢涵的履职过程中,许多留下他深刻印迹的社情民意,凝聚着他对政协工作的情感、思考和期待,也彰显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担当和价值。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各界群众最为关注、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

聚焦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和农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这个最“敏感”的问题,根据大量的社情民意分析,结合深入调研,谢涵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重要批示。

这则社情民意推动了我国医改相关政策的调整,基本药物由307种调整为505种,乡镇卫生院从2012年起,用3年时间完成消赤减债,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由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

推动邵阳绿色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谢涵的多项建言都紧紧围绕区域发展大局。

自2011年“邵娄能源原材料绿色转型发展试验区”提出,它便成为邵阳、娄底两地热议话题。连续八年里,通过矢志不渝的接力呼吁与争取,它成为邵阳市政协调研建言活动中最重要的成果,也是最具影响、最富成效的一次重大参政活动之一。

为推动“邵娄能源原材料绿色转型试验区”项目落地,在邵阳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谢涵提出了《关于争取将“邵娄能源原材料绿色转型试验区”纳入湖南“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在省、市发改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下,湖南省政府很快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将邵阳市纳入国家规划范围。

2018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会同21个部委印发了《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将邵阳确定为新纳入地区,并将能源原材料绿色发展列为了其中的一项重点扶持发展产业。

这标志着,“邵娄能源原材料绿色转型试验区”项目的申创工作,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成功落地,这势必加快推进邵阳市能源原材料绿色转型升级,增强邵阳区域发展潜力。

连续五年为“资江通航”发声

对于谢涵来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必须回应人民的诉求,坚持将履职为民作为履职尽责的落脚点。

作为一名从小在资江边长大的邵阳市民,谢涵从2014年以来,他每年关注并呼吁恢复资江通航。

目前湘、资、沅、澧四大河流,唯资江没有通航,主要是资江上的桥坝碍航。在谢涵看来,当前,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旅游业、构建立体交通网、加强国防战备等方面来看,亟需恢复资江通航。

从提案、社情民意到大会发言,谢涵的持续呼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的努力,也有了成果——推动了益阳、娄底、邵阳三市政府于2015年专题向省政府提交了报告,引起省领导的重视。2016年,资江通航纳入省交通运输局的“十三五”全省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开展了勘测与调研等前期准备工作。

如今,资江通航得到湖南省交通部门关注和重视,提上了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希望下一步顺利进入‘十四五规划’,实现资江通航目标。”谢涵期待着。

文|《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黄璐

推荐
评论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