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说·新时代乡村振兴 | 刘少军:渔业大省变强省,建立良种良养良销体系

编者按:

根据全国政协的安排,“全国政协书院”读书活动将湖南省政协作为首批联动开展委员读书活动试点单位。湖南省政协开展以“新时代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由湖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指导,政协云、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联合推出“院士·专家说 | 新时代乡村振兴”系列。


湖南是鱼米之乡。“让中国人吃好鱼,吃放心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的心愿。用近30年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应用,“科研渔夫”刘少军一点点敲开了世界同行对鱼类远缘杂交不可育的认识坚冰。

他的父亲刘筠院士为解决我国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父亲的影响下,刘少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着手研究鱼类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倍性操作。两代人接力科研,持之以恒做好不同阶段的科学研究,“院士父子”也成科研界佳话。

在刘少军看来,湖南要从渔业大省变成渔业强省,需要建立鱼类良种良养良销体系,探索建立健康养殖、智慧养殖等膜式,为湖南渔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刘少军认为广大科研工作者要下到基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池塘边。在助推产学研结合上,需要集结一批复合型人才团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院士说

湖南:从渔业大省变渔业强省

湖南是鱼米之乡,渔业在湖南的整个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湖南是渔业大省,还不是渔业强省,主要在于良种的数目还偏少、生态养殖的模式还缺乏、以及鱼价还是不稳定。所以我们在新的形势下面,要倡导良种、良养和良销。

建立良种良养良销体系

良种,就是要创造更多的在生产速度、肉质和抗病能力方面有优势的优质鱼类。

在良养方面,我们需要在新的形势下面,解决池塘养殖的水的生态循环利用和生态模式创建难题,这也是长期困扰鱼类生态养殖的一个问题,要创建好的生态养殖模式,让水达到环保的要求。

在良销方面,由于鱼类的价格受季节的波动,在创造优质的鱼类品种基础上,要打开销路,产生好的经济效益,我们要创建好的科研团队,培养好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三方面有机结合,建立鱼类良种良养良销体系,产生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产学研结合,

把论文写在池塘上

在产学研方面,科研人员要下到基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池塘上;企业要很好地吸引和培养科技型人才;科研人员下到池塘边、走向企业,也能够把自己的科研延伸到产业链方面,这样才能够使科研更有生命力,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委员读书专题

策划 | 杨天兵

统筹 | 黄琪晨

文 |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黄璐

视频 | 贺彦 晏振宇

设计 | 彭鹏 高杉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