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良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可以提升青少年的法治能力和法治意识,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省政协全会上,湖南省政协委员江帆提交了关于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提案。
作为一名深耕律师行业18年的从业者,江帆将委员履职与本职工作深度融合,从开展不规范PPP项目“再谈判”到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再到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助推湖南高质量发展……每年两会提案均不离“法”。提出的不少建议已得到相关部门吸收采纳,成为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扎实举措。
“当下,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众多,但令人担忧的是信息良莠不齐,导致青少年容易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甚至误入歧途。”江帆认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不仅能帮助青少年掌握法律常识、树立法治理念,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能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建议,完善机制建设,发挥多方合力。建立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法治教育工作实效。
考虑到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江帆提议,在法治课堂上选取青少年熟悉且生动鲜活的现实案例,采用以案释法的方式教学,引领青少年自主地走进法律殿堂。采用组织旁听法院庭审、观看法治类电影、举办模拟法庭等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让青少年领悟精深的规则原理和缜密的学理逻辑,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在校园内可设置法治宣传栏、法治读书角,张贴法治宣传挂图,让青少年沉浸于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中。
目前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短板。“壮大法治教育师资力量非一日之功。”江帆建议,一方面要在师资配备、课程实施、经费支持、制度机制方面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壮大法治教育队伍。鼓励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工作,从其所办理的案件中精选法治教学案例。邀请其担任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还可以选配年级法治辅导员。建立起一支相对机制灵活又高效的法治教育队伍,有效解决社会参与法治教育存在的“走过场、形式化”问题。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