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湖南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在1938年11月至1944年2月间,湖南一度成为中国正面抗日战场的指挥中心。这里既是六次大规模会战重创日军、成功扭转抗战局势的英勇之地,也是“克敌受降威加万里”的胜利之地,更曾是国共合作举办游干班、为正面战场培养抗战骨干的大本营。
根据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湖南省共有9处。2015年,湖南在芷江建立了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
省政协委员肖祥清和许长龙认为,从辐射效果来看,要很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整合长沙、岳阳、衡阳、常德、益阳、湘西等其他抗战纪念设施、遗址资源,发挥一点多极的综合效应——在此次省两会期间,二人带来提案建议:在长沙市建立湖南抗战纪念馆。
“要能集中体现湖南在抗日战争中所有的付出和成果,让大家完整看到湖南人民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希望在长沙建一个标志性的、一流的、抗日战争纪念馆。”许长龙说。
在中国抗战史上,湖南集惨战与全胜于一身,作用特殊、地位特殊。充分发掘、整理、运用好抗战历史资源,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湖南应有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关于“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体现。
对话
力量湖南:长沙在抗日战争中,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许长龙:在长沙建立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最具象征意义。
三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抗日正面战场敌我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大会战,对于扭转全国抗战局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了八年国共合作抗战、共御外侮、最终夺取抗战胜利的光辉历史,长沙也是抗战遗址、史迹比较集中的地方。
力量湖南:从湖南全局看,在长沙建立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将如何更好整合资源,扩大传播效应?
许长龙:长沙是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域优势明显,也是省内外人员往来聚散最便利、最集中的地方。
在长沙市建立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必将更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以长沙为中心,整合常德、岳阳、益阳、衡阳、湘西、芷江等地抗战资源,形成一点多极的抗战文化圈和抗战文化旅游线路,更好宣传湖南抗战历史文化。
力量湖南:您提到,抗战文化要成为湖湘文化新的精神特质,如何理解?
许长龙:抗战文化是海峡两岸同胞、全中华民族、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用生命和鲜血凝聚的结晶,是全世界、全人类反抗侵略、追求和平的最大公约数。建设湖南文化强省,应该举全省之力,把抗战文化做大做强,强化抗战文化最有血性的基因,使抗战文化成为湖湘文化新的精神特质。
同时,在省会长沙建立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地标性建筑,将更好彰显我们党和政府对历史的尊重和以全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更好推动两岸抗战文化交流,铭记共同的历史,用不可争辩的历史事实,揭露“台独”分子否定、篡改历史的险恶居心,凝聚起两岸一家人、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力量湖南:您认为在长沙建设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具体该如何实施?
许长龙:建议采取省、市共建共管的形式,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统筹,长沙市政府、省委台办、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民政厅、省文旅厅、省文物局等部门协同参与,经科学考察论证后在长沙市城区确定适宜地址,规划建设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整合我省相关市州的抗战纪念场馆的史料和文物,照片图表,文字影音等资料集中陈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