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丨何清湖:擦亮湖南中医药品牌

编者按: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之际,我们即将迎来2022年省两会。为充分展示省政协委员过去一年的履职情况和新一年的愿景,政协融媒开辟“委员风采”专栏,对部分委员进行报道。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

何清湖.jpg

人物名片:

何清湖 省政协常委、湖南医药学院院长

“新的一年,我在思考和期待推动的,是如何能够打造湖南中医药的亮点,擦亮湖南中医药品牌。”

2021年的最后一天,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湖南等7个省份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湖南的中医药事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多年来,湖南的中医药事业从医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也存在特色、亮点不足等关键问题。

新的一年,我在思考和期待推动的,是如何能够打造湖南中医药的亮点,擦亮湖南中医药品牌。

在我看来,首先要用好“文化”招牌,要深入挖掘与研究本土具有历史底蕴的湖湘精神与中医文化,重点把握好马王堆医学、神农尝百草、张仲景等历史文化品牌,催化和发展传统文化、传统医药。同时,把握好湖南民族医药以及现代中医药事业的名片,提高湖南中医药研究的水准。通过提升科技含量实现创造性转化,开发出既有疗效、又有品牌价值的特色产品,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其次要提高创新意识。湖南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还有很大潜力,要让湖南中医药事业真正走向新发展阶段,形成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不能因循守旧,要思考如何将中医药的新业态融入到养老、休闲、旅游、食品、互联网等,并利用湖南媒体优势做好立体化传播,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

近年来,从国家到湖南都在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强调分级医疗管理。当下,在乡村振兴和医疗体制改革等背景下,如何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尤其是提升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能够助力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医生培训体系。前两年我牵头组织编写了一套《互联网+乡村医生培训》系列教材,今年我将形成一份提案,带到2022年省两会。

在提案中,我建议培养基层有温度的健康守护者,呼吁在职业医师考试、基层医生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对相关高校给予更多政策和经费支持,从而更好培养能够承担“六位一体”任务、掌握五种临床能力并打通中西医学科壁垒的基层医生,培养能够“下得去、留得住、能担当”的基层医疗人才。

在过去的一年,我来到怀化,在湖南医药学院任职,开始关注侗医药的生存现状和发展,也依然注重高校产学研的合作。新的一年,它们也将得到新的延续。

中医是传统的,也应该是现代的。如何通过高等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更好助力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更好促进“健康湖南”建设,更好促进湖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是我在前行路上始终不忘的初心和动力。

口述 | 何清湖

记录 | 政协融媒记者 廖宇虹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