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在市县”巡回报道丨张家界市政协:倾力助推现代化建设和旅游目的地提质升级

  近年来,张家界市政协按照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紧扣“市之要务”,在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经济发展等领域积极作为,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价值追求,书写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履职答卷。

  张家界是湖南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和旅游的龙头,是美丽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图为张家界市城区一角。

  靶向监督

  守护“国际张”生态底色

  “生态是张家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生态环境保护是张家界旅游的生命线。”张家界市政协主席杨广林的这句话,深刻道出了生态保护对于这座旅游城市的重要意义。对于张家界而言,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任务。

  为了答好这道“必答题”,张家界市政协成立生态环境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小组,在组织架构上,由市委书记、市长任顾问,市生态环境局等1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市政协委室主任、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为小组成员,实现了党委、政府、政协协同联动,从顶层设计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高位推进。

  同时,市政协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建立政协民主监督建议、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生态环境部门行政执法建议“三建议”联动机制。三方通过相互通报线索、共同会商事项、分别发出建议、联合督促落实,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作为旅游城市,张家界每年接待大量游客,由此带来的汽车尾气、旅游活动污染物等,对当地环境卫生和空气质量造成较大压力。为此,市政协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民主监督的重点工作,精准发力,靶向施策。

  在旅游客运车升级换代方面,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多次带队前往天门山、武陵源等核心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协商。在市政协的推动下,市交通运输局拟定了《张家界市道路客运车辆报废更新实施方案》,明确鼓励淘汰10年以上老旧营运客车,并逐年加快景区摆渡新能源车辆更新步伐。

  张家界市政协调研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工作。

  餐饮油烟污染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多次带队深入餐饮集中区域进行现场察看,各民主监督小组联合属地乡镇(街道),持续开展跟踪监督,督促餐饮企业安装和使用油烟净化设备,规范经营行为。同时,助力开展露天烧烤和夜市餐饮油烟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动创建餐饮油烟管控示范街道、示范小区,以点带面,全面提升餐饮油烟治理水平。

  针对工地扬尘问题,市政协组织委员工作室持续跟踪办理效果,提出5条微建议。

  聚焦秸秆无序焚烧,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带领6个监督小组,赴各区县乡镇开展秸秆无序焚烧管控民主监督。

  紧盯岩溶洞穴、村头村尾、乡村道路等生态环境问题多发、易发部位风险排查、问题整改情况,组织市和区县政协机关、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及入驻委员,深入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三查三助”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助力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从城镇沿江经济带到乡村小流域排污,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到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不断向“深”和“实”推进,大力促推了各项环保建设工作:市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土木溪、仙人溪隔离防护网更换修复159米,2个污水处理厂已建成,300户居民生活污水纳入管网,135户农户实施化粪池改造,新建小型人工湿地处理池34座,市城区30余万人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永定区一碗水村非法采砂问题整治工作完成;武陵源十里画廊小火车上下站公厕、食堂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投入使用;慈利县历史遗留镍钼矿废渣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枧潭溪流域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大浒矿区镍钼矿废渣治理工作年底完成整改并销号;桑植县实施郁水河综合治理,彻底解决两岸居民生活污水无处排放问题……

  问题整改有完成时,生态保护永远是进行时,政协专项民主监督唯有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持续助推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聚焦特色

  激活文旅康养新动能

  张家界因旅游立市、旅游兴市,奇峰竞秀、碧水潺潺、美景如画……家门口的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如何做大做强文旅康养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张家界市政协关注的焦点、发力的重点。

  近年来,张家界坚持“大健康”和“大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森林康养和山地旅居为主要形态,休养、体养、疗养、医养为主要业态的产业体系,构建“1+3+N”旅游康养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康养度假型转变。

  “以山地旅居为主体,丰富产品供给,建设集旅居、美食、文化演艺等元素于一体的国际休养度假目的地……”2024年1月4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加快推动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康养度假复合型转变的意见》,明确做强休养业态等4项基本任务。

  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到哪里,政协履职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2024年,市政协课题组深入全市、省外实地考察调研9次,走访50余家企业和市场主体,以集中调研和小组调研的方式,下沉到城市社区、基层一线看产业、听民情、问民意,全面摸底全市康养资源,分析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此外,市政协还组织委员和专家学者、市县政协负责同志组成考察团,奔赴河南、云南、贵州等地考察调研,学经验、理思路,形成调研报告,推动山地旅居康养不断向前发展。

  张家界“回家的孩子”野奢庄园将森林康养和山地旅居相结合,打造文旅康养产业示范点。

  2024年10月11日,市政协围绕“推进山地旅居康养度假产品发展,助推加快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展专题协商议政,委员们为推动产业规范化、市场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提供一个个“金点子”:“聚焦存量变增量、聚焦特点造爆点、聚焦效率要效益”“依托大峡谷景区的品牌优势和辐射效应,探索开发‘民宿+农业’‘民宿+非遗’‘民宿+研学’等‘民宿+’融合型经济新业态”“丰富职工疗养产品,推广‘宁张合作’模式,规范职工疗休养管理”……

  在此基础上,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关于“推进山地旅居康养度假产品发展 助推加快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建议案》,助推山地旅居康养发展。

  与此同时,市政协相继印发《关于助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积极当好“四员”的意见》《发挥政协委员工作室作用,助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引导激励全市政协委员以委员工作室为纽带,当好助推文旅康养发展的信息员、宣传员、监督员、服务员,持续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精准发力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张家界市政协坚持把“走找想促”活动作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聚焦打造与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一流营商环境。

  2024年,市政协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调研课题,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市域内区县、部门、园区、企业、商(协)会走访调研,并赴省内外开展对比调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提升涉企执法监管效能、创新优化要素供给保障、推动惠企纾困措施落地、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氛围等6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张家界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了有力参考。

  张家界市政协召开农夫山泉桑植项目调度会。

  2025年,市政协把“促进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作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政协协商课题,创新开展“2025年春节访企纾困”活动,建立“主席会议成员全走访、委员企业全覆盖”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协组织与委员企业的常态化联系,共发现问题41个,目前已经解决5个,正在协调推进解决14个,另外22个商请市政府转交相关单位研处。

  建立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2024年以来,市政协领导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群众所盼”查找问题133个,其中128个已办结,报送“金点子”49个,其中2个获省政府领导批示,“建立跨市州旅游投诉交办督办限期办结机制”的建议被省政府采用。

  乡村振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围绕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市政协想方设法做活“产业兴旺”。慈利县甘堰村集体经济收入长期缺乏稳定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市政协党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甘堰中心农贸市场建设。同时,市政协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作用,帮助全村发展烤烟种植130亩、玉米套大豆示范基地255亩,养殖黑山羊110只。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预计今年内甘堰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40万元,为甘堰村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杨广林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张家界市政协履职全面深化提质之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积极协商议政,深入建言献策,广泛凝心聚力,奋力开创全市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张家界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贡献智慧力量。”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仇婷

  通讯员 毛星星 赵婷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