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政协紧紧围绕“聚什么”“怎样聚”“谁来聚”等共性问题,对标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着力推动凝聚共识工作有目标、有抓手、有平台、有办法、有效果,为永州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近日,省政协委员、永州市政协主席谢景林接受政协融媒记者专访,介绍永州市政协履职成效,畅谈体会与思考。
湖南政协融媒:永州市政协是如何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谢景林:好作风离不开实干,好办法离不开实践,转变作风重在担当实干。践行“1453”履职总要求,关键在“行”。近年来,永州市政协按照“作风硬,政协兴”的工作要求,坚持一手抓作风建设,一手抓履职工作,紧紧围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真言、出实招。聚焦永清广高铁、助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建设等工作,以不同方式年年跟进、反复协商,有关成果极大提振了永州人民的发展信心。
今年年初,中共永州市委召开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环境动员会议,市政协迅速启动“唱响光明论,冲刺一季度”行动,二季度开展“唱响光明论,奋进双过半”行动,三季度将开展“唱响光明论,锤炼硬作风”行动,引导广大委员主动融入经济发展主战场,为永州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湖南政协融媒:近年来,永州市精心打造“湘江源头”“千年鸟道”两张生态名片,成效显著。永州市政协是如何助力擦亮“两张名片”的?
谢景林:坚持实打实助力,用实干实绩推动九嶷山上的云更白、湘江北去的水更清、飞过南风坳的鸟更多、锦绣潇湘的大地更净。建立专业监督平台,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资源界别,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民主监督、守护湘江源等特色委员工作室,为专项民主监督提供了专业平台。充分发挥联动监督综合优势,比如政协与纪委监委联动监督,市县两级政协联动监督,环境资源界别与科协、科技界别联动监督等,通过开展保护候鸟、“我爱母亲河、共护一江碧水”等系列民主监督活动,助力擦亮生态名片底色,助推解决各类生态问题40余个。围绕《永州市候鸟保护若干规定》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开展履职,助推“千年鸟道”管护体系改革纳入全市十项重点改革,建成25个标准化候鸟保护监测站并投入使用。
湖南政协融媒:永州市政协在提升永州文化软实力上做了大量工作,有哪些经验和成效?
谢景林:永州是周敦颐故里,是理学文化的源头。永州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推动周敦颐理学文化发展作为履职重点,坚定扛起传承弘扬周敦颐理学文化的大旗。每年都把理学文化建设作为协商议政必备议题,通过调研、提案、大会发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等形式,持续跟踪履职,取得了系列成果。
2024年,围绕“讲好濂溪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开展濂溪一脉全国范围的协商协作,组织召开了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成立了周敦颐理学文化城市联盟,创立了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协商通过了“永州倡议”,发出了“敦颐故里、朗朗乾坤”的永州声音。
湖南政协融媒:永州市政协在做好“四个凝聚”工作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谢景林:永州市政协紧紧围绕“聚什么”“怎样聚”“谁来聚”推动工作,关键是构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常态长效机制。开展主题活动,把开展“明共识聚共识增共识”主题实践活动作为贯穿本届政协的工作主抓手,每年制定凝聚共识工作十大重点任务,并召开一次座谈会,推动凝聚共识工作成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突出工作重心,2022年拓展凝聚共识新渠道、构建凝聚共识新机制,2023年围绕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2024年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智慧,2025年围绕增强发展信心凝心聚力,让大家行动有方向、工作有抓手。坚持“四个结合”,推动“四个凝聚”工作与党建工作、统战工作、履职工作、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相结合,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湖南政协融媒:接下来,永州市政协将如何更好地提升“1453”履职实践?
谢景林:下一步,我们将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1453”履职实践,进一步落实好市委部署,坚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干出新作风,收获新成果。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谭钧铭
通讯员陈少勇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