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进田间,更流进群众心窝”,长沙市政协开展界别协商,助力“小农水”更好浇灌“大民生”

  “建议从市级层面统筹发力,推动‘小农水’向‘提品质’‘系统治’‘建管并重’转型。”“可以依托信息化平台将小农水设施等全部上图入库,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动态更新。”“建议将高标准农田规划与小农水改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8月20日,在长沙市政协组织召开的“小农水”浇灌“大民生”界别协商会上,肖泽晋、邓华、李素娥、姜丽波、钟菲菲等5位调研组成员围绕主题,积极协商发言,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表态回应。

  上述会议是长沙市政协深入基层,推动“小农水”更好浇灌“大民生”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长沙市自2022年启动小农水项目建设以来,项目建设成效获得广大群众认可,受益群众自发赠送锦旗40余面,成为最受农民百姓欢迎的基层项目之一。

  截至目前,长沙市建成小农水项目992个,惠及597个涉农村(社区),有效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5万亩,恢复抛荒耕地1.1万亩。在省级项目配套以外,长沙市还是全省唯一在农业部门提供市县两级专项资金支持“小农水”建设的地区。

  成绩的背后,有着一份来自长沙市政协的绵绵助力。

  8月20日,长沙市政协召开“小农水”浇灌“大民生”界别协商会议。长沙市政协供图

  从“望天田”到“丰收渠”农民增收有奔头

  在望城区高塘岭街道名盛村,望城区海浪种植合作社的袁海波种了半辈子地,最知道“水是庄稼胆”的道理。

  “从前年冬天起,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实施冬春修建小农水项目,水渠像网一样覆盖合作社约1000亩农田,这水流进地里,更流进了我心窝里。”袁海波动情地说,以前最怕春旱,田里裂开的口子能塞进拳头。而今年插秧时节,泵房抽水至新砌的砖砌渠道,涵洞像血管一样把水送到每块田。

  “最让我触动的是那片龟裂地——就是现在标着‘进水口’的位置,去年还撂荒着,今年已经种上了双季稻。我粗略计算了下,光省下的抽水电费,每亩地就能多赚50元。”

  这个工程看着不起眼,可处处藏着巧思。“每年‘双抢’,最是农忙时,因早稻收割前一般都需要晒田,但晚稻耕种又急需用水。”袁海波说,以前要半夜排队抢水,还需要派几个人看水,现在打开闸门就像拧自来水龙头一样轻松,每亩直接减少人工成本上百元,“这种惠农的好政策,越延伸,庄稼人的日子就越有奔头”。

  “灌溉项目建成后,在‘双抢’期间,基地的灌溉效率提升60%以上,原需3天的灌溉任务现仅需1天即可完成。”望城区种粮大户彭兴辉也同样兴奋地说。

  长沙县开慧镇田边渠道布设错落有致,清澈的水流潺潺流动。章帝 摄

  包“建”更包“管”强农惠农显成效

  在长沙县福临镇古华山村,新修的水渠蓄满了清水,渠道错落有致地布设田边,清澈的水流潺潺流动,青翠的禾苗“喝饱”了水,开心地迎风起舞,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好设施种好田,以前一亩田1个小时都放不满水,现在20分钟就能放满。”看着一股股清流滋润良田,古华山村种田大户孙长安喜上眉梢。他介绍,自己今年流转了300余亩农田,全部种上了双季稻。“原来的沟渠都是土渠,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沟渠淤堵导致进水不畅,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古华山村党总支书记彭进介绍,去年受强降雨影响,该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发生水毁后,有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看,通过铺排长沙市长沙县2024—2025年小型农田水利冬春修建设项目,修复了该处2座受损闸坝,整修了近700米灌溉渠,解决了当地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如今,修缮一处新的闸坝、沟渠,能有效解决400亩农田灌溉问题,为4个村民小组百来户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灌溉便利。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长沙市长沙县2024—2025年小型农田水利冬春修建设项目22个。”长沙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还将新增补200万元,新增6个项目等待农闲时节开工建设。

  得益于“小农水”项目,望城区茶亭镇稻田一片丰收景象。邹麟 摄

  精准协商建言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多年来,长沙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小农水”等事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焦点、热点问题,深入调研,务实履职,建言献策。今年初,按照中共长沙市委的安排部署,市政协在《政协长沙市委员会2025年协商与监督工作计划》中专门将“小农水”浇灌“大民生”列为本年度重点界别协商课题。

  在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今年4月至6月,市政协组织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课题调研组,收集整理了全国小农水建设的相关资料,并赴湘江新区、开福区、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等县(区、市)“小农水”项目现场实地考察;组织县(区、市)农业农村和水利部门、乡镇、村支“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同志,以及农户、种粮大户等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发放并回收调研问卷189份。

  在此基础上,市政协调研组对收集到的情况和数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及研究,提出了统一认识、统筹投入、创新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四大类十余条具体对策及建议,为推动长沙市小农水项目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惠及“三农”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一个个小农水项目的建成和科学管护,这一条条渠、一座座坝,使得农户不再“靠天吃饭”,为农民的高效生产、增收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 |  祝林灿 苏烃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