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在市县丨东安县政协:履职担使命 为民践初心

  近年来,东安县政协按照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聚焦县委部署安排,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用智慧破解发展难题,用实干书写履职答卷,以创造性实践、建设性成果,在东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政协印记。

  东安县城绿意盎然。

  服务项目产业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湘商回归”工作,将其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要事”,特别是对委员企业家寄予厚望。

  县委有部署,政协见行动,委员有担当。东安县政协连续多年在县两会期间发布《“三份助力”——致委员企业家的倡议书》,组织委员企业家视察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以“抓招商、抓项目、抓环境”“一主一特”“乡村振兴赋能”等为主题的精准对接联组讨论,突出发挥上海、广东、温州等5个异地商会会长委员和旅外委员联系广泛、资源丰富优势,推动“东商回归”和“东品出乡”走深走实。

  为推动“湘商回归”,东安县政协于2022年在广州市成立了驻粤港澳大湾区(连越)委员工作室,以开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抓手,建立“委员+乡贤+企业家”的招商联络网络,定期举办“乡情座谈会”“项目推介会”,积极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3年来,大湾区委员工作室共引进项目16个,总金额近3亿元。

  2022年以来,东安县政协聚焦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创新开展“6名正副主席+6个专委会”联系服务委员企业制度。通过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问诊把脉、服务协调关系等方式,千方百计为委员企业提供精准的服务和帮助。3年来,共为12家委员企业梳理汇总问题22个、解决问题16个,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东安吉他产业园的产品远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吉他制造产业是东安县打造的特色新兴产业。然而,在2021年以前,东安工业园区只有5家吉他制造企业,年产值8000多万元,带动就业人员不足300人。2022年2月,在东安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创建吉他文化产业园,打造东安发展新名片”的大会发言,引发广泛关注,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为加快推动东安吉他产业高质量发展,东安县政协成立“创建吉他文化产业园履职成果转化工作小组”,由县政协主席李劲涛任组长。在县政协十届三次、四次会议上,委员们相继提交的《关于在县职业中专开设吉他班的建议》《关于加快创建吉他产业联盟的建议》等提案均得到有效办理。

  2024年,东安县政协通过形成《探索我县吉他制造、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的思考》调研报告等一系列履职成果,助力吉他产业走上发展“高速路”。如今,东安吉他产业园已入驻32家乐器(吉他)制造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拥有多个自主中高端吉他品牌,年生产中高端吉他30万把,综合年产值26.67亿元人民币,出口突破3000万美元。

  深耕“五进五助”

  助力构建东安教育新格局

  “五进五助”活动是东安县政协助推全县教育工作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分别是进学校,助力解决学校实际困难;进课堂,助力开展有益课外活动;进家庭,助力帮扶困难家庭学生;进军(警)营,助力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进活动,助力构建全县教育新格局。

  东安县政协视察职业教育工作。

  自2022年“五进五助”活动开展以来,东安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全县中小学开展帮扶解困活动。3年来,县政协助推井头圩中心小学完成300米塑胶跑道建设,为东安二小、荷池、川岩等12所学校捐赠图书近15万册,向大盛、川岩等5所学校捐赠校服2000多套。不仅如此,委员们还化身“校外辅导员”,为18所学校开展各类综合辅导课200多堂;结合县政协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开展“环保知识进课堂”“大手拉小手”等活动近100场次。

  针对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群体,县政协启动“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动。近年来,县政协组织委员资助困难学生400多人次,发放助学金30多万元。

  为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县政协组织6所学校的500名学生走进消防大队,共同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县政协还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推动“双减”落实落地为目标,积极搭建教育发展协商平台。

  在李劲涛看来,“五进五助”系列活动,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更多的情感陪护和精神、文化层面的“营养输送”。

  夯实履职根基

  让政协与群众更近更亲

  如何强化学习提能力,让委员更好履职?东安县政协建立“线上+线下”学习体系。线上依托政协云APP履职平台,开设“履职微课堂”,推送学习资料50多期;线下举办“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撰写等知识。务实举措,不断提升委员们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提案质量、发言水平显著提高。

  在广泛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方面,东安县政协创新开展工作。推出群众“扫码入‘云’”等“线上预约+线下接待”方式,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组织全体委员下沉到18个乡镇界别委员工作室,按照“半月一接待、每季一协商、半年一总结”工作要求,确保群众诉求随时能找到人、随时能说上话。3年来,委员工作室累计接待群众来访1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60余条,成为名副其实的“群众之家”。东安县政协经济界别、少数民族和宗教界、驻粤港澳大湾区等4个委员工作室获评“湖南省示范性政协委员工作室”。

  东安县政协“委员活动日”深入县残疾人综合托养中心为残疾儿童送温暖。

  依托界别优势,各委员工作室打造特色履职品牌。农业界委员工作室开展“科技下乡助春耕”活动,组织农业专家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山子岭委员工作室设立“法律咨询日”,开展普法宣传20场;文艺界委员工作室组织“送戏下乡”等活动50场次;医卫界委员工作室联合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各类义诊、免费体检活动100多场次;特邀界委员工作室通过“微协商”,疏通修缮松江水库支渠,保障当地600亩稻田的灌溉需求。

  李劲涛表示,东安县政协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续写履职新荣光。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谭钧铭 通讯员 雷弋

  图 | 东安县政协提供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