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丁:挖掘武陵艾的巨大产业潜力|国医湘声·议堂

  作为湘艾的重要分支,武陵艾依托武陵山脉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特性,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形成巨大的产业潜力,其发展需兼顾生态保护、科技赋能与文化融合。

  怀化市(以中方县为主体)建有1.2万亩标准化艾草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形成了百里艾草产业长廊,配套加工园区与跨境贸易通道,2025年出口额预计突破5000万元。依托苗侗医药传统技艺,结合现代活性成分提取技术,当地开发出“沉香艾”“苗侗四味方”等六大新品,打造了“非遗+文旅+研学”复合发展模式。

  下一步,应构建“怀艾”产业生态圈,以生态为基、科技为刃、文化为魂,持续深化“种植—研发—品牌—贸易”全链布局,推动武陵艾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深挖艾草药用价值,联合高校开展艾草活性成分的药理机制研究,拓展其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申请“武陵艾”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通过权威数据检测公开对比蕲艾成分,重塑市场评价体系;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已有合作基础的地区设立艾文化体验中心,推动“以医带药”出海;打造“艾草+生态旅游”文旅融合新模式,开设艾草采摘研学路线,结合药浴体验、灸疗工坊等苗侗医药文化展示艾产品,在荆坪古村等文旅地标设立非遗工坊,开发艾草文创及药膳食品。

  文字整理|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