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蓉,天心区老干局干部,1974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致公党天心区工委副主委,先后担任天心区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
“政协工作、党派工作、本职工作,每一项我都想做到最好。这一方面需要我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实践,另一方面更需要具备对自己、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感,来支撑我更有动力、更有勇气去将理想变为现实。”当我们走近身材稍显娇小的王蓉时,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湖南妹子特有的倔强和好胜。
王蓉,曾担任天心区第四届政协委员,现任第五届政协常委、大托铺街道政协委员组副组长。先后获致公党市委2014、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2018年度优秀党员,致公党市委2016年度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天心区2013年度、2017年度优秀政协委员。采访过程中,她将在区政协7年的心路历程归结为三句话,总结了自己对于个人责任、工作责任、社会责任的理解,展现了自己用责任担当铸造人生价值的情怀。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和个人修为,才能够与时俱进,更有能力去适应各项工作的要求。这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应有的个人责任。”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一方面她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努力在提高政治素养上下功夫,在委员组中带头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关于政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珍惜政协和部门提供的每一次学习机会,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构筑理论知识体系,注重在精神上“补钙”,切实做到了自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她立足岗位,通过不断的学习汲取业务知识,参与编写了多本天心区“五老”工作书籍,在《长沙老干部工作》《湖南日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优秀文章,多次在全市“五老”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逐步成为天心区“五老”工作的专家。
二、与人为善,予己之乐
“从小父亲就教导我 ‘与人为善,予己之乐’,要奉献他人、回馈社会。我生活中的乐观豁达都来源于此,感谢政协这个平台,给予了我实现这句话的机会。”
政协委员是兼职,王蓉作为政协常委和本委员组负责提案工作的副组长,要处理好家庭、部门、政协的各项事务,殊为不易。每次的区政协常委会议,她都按时到会,并就事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议题踊跃发言。区政协组织的各项专题调研、视察工作,凡邀请她参加的,她都积极响应,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带着问题调研,力求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政协提案工作中她也率先垂范,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以来,她协助撰写了《关于将大托新村打造为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议》等5篇有影响力的提案。在她的带动下,大托铺委员组的提案数量、质量和委员积极性也逐年提升。
她将组织、参与公益活动当成一件乐事,关注、关心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2018年,她组织向书院路小学残障学生捐赠助学金2万余元,发起成立了致公蓓蕾书屋,向雨花区家园社区、湘园社区捐赠书籍1500多册。2019年,她组织大托铺委员组、致公党天心工委慰问大托敬老院老人,并募集资金11000多元用于帮助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三、立足岗位,勤勉踏实
“作为政协委员,更应成为本职工作的模范和表率。”
在负责天心区“五老四教”工作的过程中,王蓉以切实履行工作责任、展示政协委员形象为鞭策,深入老年人队伍开展调研,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发动、宣传。经过几年的努力,天心区“五老”队伍从最开始的极少数人到现在投身全区各项事业达1万余人,区级宣讲团、通讯员队伍6支,基层“五老”引领团、志愿服务队192个。2018年,6135名志愿者累计出勤服务41600多次,474名“五老”宣讲员在基层开展宣讲500多场,受教育群众达39000多人次,主题活动覆盖全区各学校、街道(社区)、村、企业、楼栋。天心区“五老”通讯员在《长沙晚报》、市老干局官网、红网等媒体发表了大量弘扬正能量的信息文章,上报、上稿信息量多次居全市第一。
“政协委员是党和人民赋予我的荣誉,但更多地代表着造福他人、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她说,“通过承担这些责任,我既拥有了一段为天心的美好生活奋斗的难忘经历,也对我人生价值的铸造进行了洗礼和修炼。”
作者:沈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