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零陵区政协农业农村和人资环委组织农业界委员深入菱角塘镇良湾村,针对该村“避暑经济”新兴业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廖家江边山涧子段及村民自营摊位,与村干部、游客及村民代表交谈,聚焦生态资源转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民生增收等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清凉经济”火爆出圈,生态资源变身“聚宝盆”
良湾村依托穿村而过的廖家江原生态山水资源,以“纯天然亲水乐园”的优势,集戏水、露营、烧烤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地,受到无数游客青睐。河面漂浮的彩色救生圈、岸边错落的露营桌椅与潺潺水声交织,构成夏日避暑图景。社交媒体上,“良湾避暑胜地”“摸鱼天堂”等话题持续升温,周末单日游客量突破千人。村民陈荣光在岸边搭建帐篷提供休息场地,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沿溪土特产集市中,西瓜、土鸡蛋、黄瓜、花生等农产品成为抢手货。据统计,该项目已直接带动本村及周边30余户村民增收,部分村民夏季土特产销售收益接近往年全年总和。
委员聚焦,科学谋划破解“流量密码”
良湾村支书陈顺光向调研组介绍,面对骤增的客流,镇村两级迅速响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基础设施升级。镇政府组织拓宽路面、增设更衣室及环保厕所;村“两委”组建党员志愿队,每日开展河道清洁与设施维护,保障游玩环境整洁。二是长效规划启动。菱角塘镇计划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对亲水区域实施精细化分区管理,增设水上运动、研学体验等特色项目,并串联周边“重走长征路”红色教育基地、农事体验园等资源,推动生态与文化深度融合。三是民生保障强化。重点关注游客安全与村民收益分配机制,探索“村集体+农户+合作社”模式,规范摊位管理,确保收益反哺乡村建设。
委员建言,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型路径
调研组强调,要把握“清凉经济”窗口期,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效益,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村民的“幸福靠山〞。通过实地调研,调研组提出存在服务承载力不足、产业融合度不高、季节性瓶颈突出等问题,建议从品牌化运营、智慧化管理、产业链延伸三个方面进行思考规划,以廖家江为纽带,打造集休闲、教育、产业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让“清凉经济”的热度持续到四季,火遍至全国,更让村民的“钱袋子”永远鼓起来!
作者:陈志君 编辑:朱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