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古称泉陵,雅称潇湘,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自然风景秀丽,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人更是斐声中外、灿若晨星。今天,小编带你细数那些在零陵的历史长河中璀璨的背影。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县)。唐贞元九年(793),柳宗元时年21岁中进士,贞元十九年(803),改任监察御史里行。贞元廿一年(805),积极参与王叔文、王伾为首的政治革新。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于途中再贬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是年底偕其老母卢氏、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等乘船抵达永州。柳宗元虽任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但系编外闲职,并无官署可住,幸有永州城龙兴寺的主持重巽和尚热情相助,全家借住龙兴寺西厢房内,写有《永州龙兴寺西轩记》。
元和四年(809),德宗册立皇太子,大赦天下,但“八司马”不在赦免之列,又一次遭受沉重打击。柳宗元见“量移”无望,于元和五年(8m)在永州城郊潇水西岸冉溪(后他改愚溪)买下一块土地,构亭筑屋,作久居之计,“甘终为永州民”。 柳宗元谪居永州,利用闲暇“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广泛钻研古籍,博览名家精华,探索历史、人生、社会真谛,“不为世屈”。他一生著述600多篇,编辑为《柳河东全集》留传于世,其中400多篇为谪居永州时所著。许多脍炙人口之作均写于永州。他的诗文,上承秦汉精华,下开唐宋一代新风。他以各种文体,畅舒己见,鞭笞时弊,尤以《封建论》、《贞符》、《非国语》、《送薛存义之任序》、《捕蛇者说》、《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等,观察现实极见深度。他的寓言,构思精巧,想象奇特,如《骂尸虫文》、《乞巧文》、《黔之驴》、《愚溪对》等,嘻笑怒骂流诸笔端,令人读后无不称绝。他的诗作,音韵铿锵,意境盎然,其《江雪》、《田家三首》等,堪称千古绝唱。尤其是他的山水游记,情景交融,寓意深邃,以《钴鉧潭记》等“永州八记”为代表作,更是独步于当代,流源于后世,人称“山水散文之祖”。他在哲学领域也很有贡献,其《天对》、《天问》等著作,从理论上批判了唯心主义的保守观点,阐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元和十年(815),任广西柳州刺史。柳宗元在柳州以资赎奴,倡修水利,颇有政绩。元和十四年柳宗元病逝于柳州,享年47岁。

张浚(1094-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人。
生于宋绍兴元年,卒于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宋政和8年(1118年),张浚24岁时进士及第,后辅佐南宋高孝两帝,出将入相,力主抗金,统帅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名将,常大败金兵。金主将粘罕对其将帅讲:"吾入中原,未尝有敢撄吾锋者,独张枢密与我抗,我在犹不能取蜀,我死尔曹宜绝矣,但务自保而已"。张浚运筹帷幄,用兵如神,令金兵闻风散胆。金将兀术密令奸臣秦桧谋之。绍兴7年(1137)张浚遭贬永州,20年(1150年)又徙永州,25年(1155年)复居永州。张浚先后三次谪居永州,前后共历十载。
张浚故居位于零陵区文星街38号。现存建筑民间传说为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8年)张浚后裔张皇后重建,时称文昌阁。后族人张勉重修,更名为“勉园”其为木质结构,硬山顶建筑。在故居门前,有张浚亲手开凿的"紫岩仙井"。
陈遘,宋朝抗金将领。字亨伯,零陵人。
有文武才,登进士第。初为莘县、雍丘县令,以政绩升广西转运判官,因忤蔡京罢归。旋知商州、兴元府,擢给事中,又外任河北、淮南转运使。宣和二年(1120)升龙图阁直学士,创“经制钱”,并在杭州兴修水利。
宋徽宗时历知中山(今河北定县)、直定、河间府。其间金兵大举攻河间(河北地),陈遘全力拒守。钦宗即位,加授资政殿学士,光禄大夫,复徙中山,不久擢为兵马元帅。金重兵围困中山,陈遘坚壁固守半年之久,不幸为叛将沙振所杀,全家17人同遇难,城遂为金兵占据。《宋史》有传。
编辑:朱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