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祁阳市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下马渡镇田间地头、农业合作社及农户家中,开展粮食生产工作调研,探寻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营盘町村育秧大棚,调研组察看秧苗长势。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介绍,全镇通过土地流转、撂荒地整治等举措深挖耕地潜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计划早稻播种2.3万亩。早稻集中育秧主体65个,涵盖抛秧、机插和水洗三类秧田。农技人员全程在一线,开展“田间课堂”“点单式”培训,将技术送到农民手中,难题解决在田间。
下马渡镇耕地面积36372亩,其中水田33951亩、旱地2424亩,为粮食生产筑牢根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拥有35家专业合作社、44个种粮大户,且农业机械装备先进,有插秧机16台、各类旋耕机92台等,各类育秧大棚超1.5万平方米,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户受传统观念束缚,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度低,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受阻,技术落后与创新不足制约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给环境带来较大压力,绿色农业转型迫在眉睫。
针对这些问题,祁阳市政协副主席曾海燕提出“人才+技术”双轮驱动策略,建议在人才培育上,要统筹资源、分类施策,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打造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队伍,使其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在技术赋能方面,要科技引领、标准先行,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提升粮食生产绿色化、生态化水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第一仗”。祁阳市政协将以高度责任感,聚焦农民急难愁盼,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建言献策,凝聚各方力量,助力春耕生产加速推进,让田野充满希望,丰收画卷在大地铺展。
作者:何志宇 吴慧 编辑:张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