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进校园,用法护花开”法制公益讲座,是沅陵县政协委员联系和服务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平台。该讲座从2008年至今共举办40余场次,近3万名中小学生通过讲座,接受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
留守儿童群体受关注
沅陵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地务工人员近10万人,由此产生了庞大的留守少年儿童群体。受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习气的双重影响,部分留守少年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人格和心理障碍,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和是非观念,个别未成年人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同时,有不法分子将罪恶之手伸向农村女孩,严重侵害了她们的身心健康。用法律知识构筑少年儿童抵御社会不良习气的防火墙,用法律手段护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为政协委员们在兹念兹的话题,从事法律工作的政协委员更是感到责任重大,期盼有一个平台为少年儿童保驾护航。
公益讲座纳入政协重大活动
沅陵县政协“送法进校园,用法护花开”法制公益讲座发起者为时任县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的张玉环委员,首场讲座举办时间为2008年4月,地点为城区鹤鸣山学校。她也从此走上了用法律守护青少年成长之路。法院的工作本身就忙,但只要学校有上法制课的需求,她都会千方百计抽时间去。除了给中小学生宣讲法律知识,她还组织刑庭法官参与社区矫正,不定期到被判缓刑青少年的家庭和就读学校进行走访。
县政协对法制公益讲座给予了大力支持,于2019年正式纳入政协重大活动,明确由县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牵头,成立以从事法律、教育工作的政协委员为主体,基层法官、公安消防、禁毒协会、执业律师、心理咨询师为辅助的公益讲座团队,定期深入城乡中小学校开展活动。送法进校园活动内容也由原来单一的法制教育延伸为对中小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农村女生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成为公益讲座每期必讲的内容。为加强与留守少年儿童的互动,公益团队还组建了微信交流群,在线指导学生学法用法。
2008年至2018年,公益讲座以受邀为中小学校上法制课为主要运行方式。2019年起,由县政协社法民宗委负责制定年度活动计划、与举办学校商定讲座内容、联系讲座师资,定期活动为主要方式。每次讲座分为面向全体师生的法制讲座和针对农村女生的自我保护知识讲座两个部分,采取从案例分析入手解释法律条文,用生活中的事例告诉对错的教学方法,让原本枯燥的法制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除举办讲座外,公益团队还会根据从学校了解的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士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疏导,引导留守少年儿童乐观向上。某乡学生胡某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很少与人交流,经常翻墙逃学,家长、学校十分头痛。公益团队在该校开展活动时,特意安排心理医生对该生进行心理疏导。后续回访时,其母亲反映孩子肯与同学一起玩了,也愿意去学校上课了。
开展公益讲座的体会
开展公益服务需要一个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平台。沅陵县政协举办“送法进校园,用法护花开”法制公益讲座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是在2019年后,其根本原因是纳入了县政协重大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由社法民宗委牵头搭建平台、组织活动开展。
开展公益服务需要发挥政协的组织和人才优势。发挥好人民政协联系广泛、人才密集的优势,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包括非政协委员)参与到公益服务中来,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服务,是“送法进校园,用法护花开”法制公益讲座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开展公益服务需要有针对性强的内容作为支撑。沅陵县政协“送法进校园,用法护花开”法制公益讲座之所以受到中小学校的欢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讲座内容针对性强,切合少年儿童成长和当前农村女生自我保护的实际,能够让中小学生学有所得、学能致用。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