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康镇麟建言:进一步推进我省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脚量大地,心系民意。省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广谋良策,向两会提交的一件件务实提案,是他们用心用情书写的一份份精彩答卷。

  省政协委员,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康镇麟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抢抓试点先机,进一步推进我省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作为全国内外贸一体化9个试点地区之一,湖南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康镇麟介绍,我省出台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创新发展工作措施》,制定了19条具体措施,建立了各部门及各市州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去年7月,成功举办全国首个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长沙)交易会,现场及意向成交金额达1.75亿元。此外,进行了标准认证衔接,建设芙蓉标准化产业集聚区、标准化产业(长沙)创新中心,完善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口标准认证体系。

  通过深入调研,康镇麟发现,湖南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内外贸规则、制度、标准等存在差异,企业内外贸市场转换需要重复认证,面临诸多障碍;一些外贸企业长期为国外品牌代工,缺少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内销渠道,拓内销能力不足;部分企业反映内外贸政策支持力度差异较大,内贸领域支持政策还不够。

  为此,康镇麟建议,紧紧围绕“一体化”方向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既鼓励外贸企业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又鼓励内贸企业做外贸,拓展国际市场,巩固外贸基本盘。

  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健全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认证认可等衔接融合,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内外贸规则、制度有机衔接。

  开展专项行动,赋能助推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包括内外贸一体化企业领跑行动——选树一批标志性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自主品牌培育行动——积极发展区域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展销中心,推动更多“长沙味、湖湘韵、中国范”的新消费、老字号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应用场景拓展行动——统筹开展提振消费系列行动与企业出海“安心工程”,内外联动扩大有效需求。特别是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这一重大平台,发挥长沙直飞非洲的国际客货运航线优势,建好用好中非经贸总部大楼,不断提高对非贸易能级和质效。

  精准搭台铺路,构建内外贸深度对接平台与渠道。搭建一批内外贸供需对接平台,常态化举办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与抱团出海供需对接会、国际采购暨高端产经对接会、通道进区县进园区供需见面会等,搭建内外联动的供需对接平台。培育一批内外贸融合展会,借势借力中非经贸博览会、国际工程机械展等重大展会,开展内外贸产销衔接。建设一批内外贸融合商品市场与电商平台,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杨睿文  文明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