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琳:伟大的历史转折 | 政协女声·聆听党史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筑同心、跟党走”中展现新时代政协女性风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湖南省政协机关妇委会、政协融媒联合推出“政协女声·聆听党史”系列音频栏目,分享中共党史权威著作和党史故事,浸染精神力量,感悟初心使命。

政协女声·第40期

伟大的历史转折

来源 | 《中国共产党简史》

朗读者 | 田琳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是人民的热切期待。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的结束。

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从这次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幕拉开,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转折点而载入光辉史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推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到1982年底,全国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共纠正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党还积极调整社会各方面关系,各地对1957年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中错划的右派分子进行了甄别改正。

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社会关系,大大调动了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对促进社会安定、人民团结,对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从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决议》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加以区别,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对毛泽东思想多方面的内容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科学概括,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决议》还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主要点,从十个方面作了概括,实质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决议》既正确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和政治上的成熟。《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年多的时间里,拨乱反正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这为党的十二大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

湖南省政协机关妇委会、政协融媒联合出品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