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两省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承接东盟地区向内陆产业转移等重大战略上扮演着关键角色,且两省有相近的发展愿景、共同的合作意愿、相似的产业基础和相连的交通体系,发展互补性很强,合作共建湘桂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省政协委员、永州市政协副主席姚如男在调研中了解到,湘桂边区域合作还缺乏顶层设计和协同机制,为进一步融入西南陆海新通道,深化湖南与东盟合作,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姚如男建议,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夯实合作平台基础。充分利用湘桂现有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智库平台、建立区域间政府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发展公共基础设施、谋划湖南经永州至广西北部湾出海口主通道、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和湘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全力推动湘桂等铁路线路改造;推动区域合作试点,可考虑在永州市、贺州市等交界地区设立省际合作试验区,试行优先发展政策,配套考核奖惩机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姚如男建议,要抓牢抓实产业合作,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产业集群互补发展,推进产业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加强产业金融支持,探索创新多元化、多形式的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推动贸易投资合作。出台产业链企业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组建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为关键链上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通过RCEP项目开发市场。
姚如男认为,要完善人才发展政策,优化区域人才结构。注重多元化人才储备。制定区域人才新政,在重点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兼顾中层人才、创业人才、技术职工等各层次人才的引进,重点储备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政策法律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进东部和沿海地区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人员培训、行业研究等合作交流活动;加强区域间人才交流。制定区域合作发展人才规划和交流计划,设立区域合作人才交流中心,建立人力资源一网通,协调调配大学生就业和劳务用工。建立两省高校对口合作机制,合作申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基地和科研项目。鼓励高校对接相关县(市、区),帮扶输送高层次人才和职业化人才。
政协融媒记者 唐静婷
编辑:邓骄旭